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沮渠氏

沮渠氏

匈奴姓氏之一。又作且渠氏。临松(治今甘肃张掖县南)卢水胡为匈奴一支。“其先世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为氏。”(《晋书·沮渠蒙逊传》)初依附后凉,龙飞二年(397),其首领※沮渠蒙逊起兵取临松,据金山,拥后凉建康太守段业为凉州牧、建康公,建政权,史称北凉。天玺三年(401),蒙逊杀段业,自称凉州牧、张掖公,改元永安,建都张掖(治今甘肃张掖西北),一说北凉政权始于此。连年与后凉、西凉、南凉交兵。永安十二年(412),迁都姑臧(今甘肃武威),称河西王。玄始九年(420),灭西凉,尽有凉州地。义和三年(433),子沮渠牧犍即位,永和七年(439),为北魏所灭,失国。其弟沮渠无讳于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复国,沿用北凉国号。次年,弟沮渠安周继位。承平十八年(460),被柔然攻杀,北凉亡。时盛行佛教,广建佛寺、佛塔,尊崇僧侣,译写佛经。

猜你喜欢

  • 松漠纪闻

    书名。宋洪皓撰。三卷。成书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皓字光弼,江西鄱阳人,政和(1111—1118)间进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征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被拘留燕京15年,其间随笔录有关

  • 辖里尀

    又记作“瞎里尀”、 “��里尀”(“尀”,读若“颇”)。契丹语,意“请时”。契丹族对中和节(二月一日)和三伏节(六月十八日)的称谓。契丹皇族姓耶律,后族姓萧,为国内两大姓,

  • 普颜不花

    元朝官员。字希古。蒙古族。倜傥有大志。至正五年(1345),由国子生登进士,授翰林修撰。旋迁河南行省员外郎。十一年(1351),调江西行省左右司郎中。与章伯颜、道童一起奋力抗御农民起义军的进攻,日夜坚

  • 文硕

    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姓费莫氏。字俶南。以主事考入同文馆。光绪十年(1884),迁内阁学士。次年,出为驻藏大臣。十四年(1888),召回京。著有《驻藏牍奏函稿》。

  • 敕赐祐宁寺碑记

    碑铭。清雍正帝撰文。雍正十年(1732)立。位青海大通县祐宁寺(原称郭隆寺)。碑文记雍正元年(1723)该寺喇嘛参预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叛乱,寺庙被毁。十年(1732)清政府发帑鸠工,复修该寺

  • 汉帮

    明清时对康藏地区经营茶叶贸易汉族商人的总称。多为陕西人。主要分布于雅安、荥经、天全、名山、邛崃等处。除茶叶外,也兼贩毛皮、药材、烟草、牲畜、布匹、丝绸等农牧产品和手工业品。始于元代,后渐增多。四川商人

  • 绰拉题卫

    见“者列帖卫”(1349页)、“者帖列卫”(1349页)。

  • 刘嵩

    北魏大臣。字阿龙。匈奴独孤部人。东雍州刺史※刘乞归之子。原居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后徙河南洛阳(今洛阳市)。宣武帝(499—515年在位)时,任给事。请疏黄河,以通漕运,授龙门都将。以历年功不就,

  • 岳木忽而

    见“玉木忽儿”(476页)。

  • 杨辟邪

    ?—553武兴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杨绍先子。西魏大统元年(535)父卒,即位(一说即位者为其兄弟智慧,至大统十一年,即545年,始承位),十一年,受西魏封为东益州刺史。魏废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