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沙里阿特

沙里阿特

阿拉伯语,意为伊斯兰教法典。阿古柏侵入新疆后在南疆地区推行的法规。依据《古兰经》和穆罕默德有关宗教生活、世俗生活、道德规范等论述制定,为处理宗教、政治、社会、家庭和个人生活重要准则。为确保“法规”实施,在各地城乡普遍建立宗教法庭,并不断扩大和强化其权力。法庭由若干名哈孜(法官)组成,分管各类案件审判。在未设立法庭地方,由1名哈孜和1名穆夫提(教法阐释者)行使地方宗教审判权。不能在法规中找到规定的,依照习惯法或穆夫提解释处理。法官可以任意解释法律,并进行审判。哈孜拉伊斯有权决定一切案件。刑罚包括鞭笞、断肢和拷打。死刑须由阿古柏亲自处理。它是阿古柏残酷镇压南疆人民的重要工具。

猜你喜欢

  • 素布多尔札布

    见“索布多尔札布”(1833页)。

  • 狄氏

    ①即翟氏,高车六种之一。春秋时赤狄(或赤翟)之裔,以族名为氏。魏晋南北朝时期多居中原河北、山西、河南等地,因入居内地既久,故史籍常称其为丁零。见于《晋书》者有中山丁零翟鼠、翟斌、翟檀、翟辽、翟钊、翟真

  • 吾祖

    见“嵬名兀卒”(2220页)。

  • 娜底

    拉祜族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祖先,见“扎底”(190页)。

  • 达尔玛达都

    ?—1753清朝将领。蒙古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固山贝子※喇什长子。尚郡主,封和硕额驸。雍正十一年(1733),率兵赴北路军,击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乾隆二年(1737),封镇国公。八年(

  • 蒙古抗日游击队

    中共绥远省委领导下的一支蒙古族抗日游击队。1939年秋,于内蒙古土默特旗在※绥蒙游击大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李森任队长。1940年由高凤英接任。贾力更、徐秉智、彭光华、奇峻山先后任指导员。队伍不断扩大。

  • 甘青宁地区第三次羌民大起义

    东汉桓帝延熹二年(159),以护羌校尉段颎残暴凶恶,激起烧当、烧何、当煎、勒姐等八种羌联合起义,攻陇西、金城,为䥈败于罗亭。次年,烧何等羌复西攻张掖,陷巨鹿坞,占领张掖属国的重要据点。颎

  • 步括利部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

  • 干崖宣抚司

    明清傣族土司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镇西路军民总管府,为金齿六路之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镇西府,永乐元年(1403),改为干崖长官司,以土酋曩欢为副长官,自此三年一贡,不绝于朝。正

  • 奥德玛发

    萨满教神祗之一。赫哲语音译,意为“吉星神”或“三星神”。又称“乌什卡”。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旧时崇敬它,仅次于天神。神偶以木制,为1大2小的3个木偶。大的高不足1尺(一说约1尺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