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沙依木伯克

沙依木伯克

清末新疆柯尔克孜族千户长。光绪四年(1878),清政府将帕米尔地区军政中心从郎库里移至木尔加布后,与库鲁木旭伯克一起被任命为当地行政长官,管辖喀拉库里、郎库里、木尔加木、阿尔楚尔、地西都完和阿克苏(今塔吉克斯坦的克孜勒拉巴特)等6个地区,为抗击沙俄入侵做出了一定贡献。

猜你喜欢

  • 猛陵

    古百越地名。汉置县,治所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孟陵。三国至南朝陈因之,属苍梧郡。唐、五代十国改为孟陵县。为古西瓯、骆越、乌浒、俚僚人聚居地。

  • 康艳典

    唐时西域康国人。贞观(627—649)初投唐,任石城镇使,驻扎石城(今新疆鄯善)一带,以招西域商贾。上元二年(675),在当地主持兴建弩支、蒲桃、萨毗等9城。至武则天时,其后裔康拂耿延、康地舍拨兄弟尚

  • 不合

    蒙古国开国功臣之一。又译不花、普化。伯岳吾氏。娶成吉思汗家族女子为妻,故称不合古列坚(驸马)。成宗※卜鲁罕皇后曾祖父。随从统一蒙古诸部,有功。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封为千户长。

  • 黑鼠族

    东北古族名。见于《辽史》。位于契丹东北。民穴居,肤黑,以牙锐类鼠,故名。曾累犯契丹通化(今内蒙古陈巴尔虎旗浩特陶海古城),迫其东南移600里。一说即黑车子室韦。

  • 鹘笃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辽置十二宫,下皆设有瓦里。辽圣宗※兴圣宫和辽道宗※太和宫下皆有一瓦里名此。是词疑与“鹘突”为同一语词,辽太祖※弘义宫有一※

  • 福州南门兜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原名“真教寺”,俗称“礼拜寺”。寺址在福建省福州市南兜门。乃福州现存唯一的清真寺。相传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实创建于元代或元代以前。明嘉靖二十年(1541)重修,二十八年(154

  • 驹几

    汉属国骑。匈奴人。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奉命率兵击匈奴,俘乌维单于兄,受封为骐侯,赐食邑520户。卒,子督、孙崇相继嗣。

  • 打靠惹

    僜语音译。解放前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使用的除草工具。用竹条经火烤后弯制而成,呈“又”字形状。禾苗生长期间用其刮掉田地表面的杂草。作用近似锄头,但工效极低。

  • 瓦刷

    傈僳语音译,意为“协作”。解放前云南怒江等傈僳族地区在生产和生活上的一种原始互助合作形式。每当修建房屋或农忙季节,任何一家都可请亲友及同寨群众帮忙劳动,主人不付任何报酬,只须以较好的饭菜和水酒款待。早

  • 阿旺程勒嘉措

    1737—?清代青海广惠寺高僧。藏族。生于广惠寺北部大雪山之拉肖吉浪沟,由罗桑华丹授居士戒,于章嘉瑞贝多吉前出家。乾隆二十四年(1759),赴西藏求学,由章嘉活佛授比丘戒,并授现证佛灌顶。聆听六世班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