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永陵

永陵

①金陵墓名。天会十四年(1136),熙宗追谥※完颜劾里钵为圣肃皇帝,庙号世祖。皇统四年(1144),号其陵墓曰永陵。原在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附近,正隆元年(1156)十月,迁葬于大房山(今北京房山)。 ②清皇室祖陵。即努尔哈赤父、祖及远祖陵墓,又称兴京陵。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位于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镇(即清代兴京城,满语称赫图阿拉)西北启运山下。初称兴京陵,葬努尔哈赤六世祖都督猛哥帖木儿(肇祖原皇帝)、曾祖都督福满(兴祖直皇帝)。另有葬原皇后、直皇后。顺治十五年(1658),自东京城移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景祖翼皇帝),父塔克世(显祖宣皇帝)和伯礼敦巴图鲁,叔塔察篇古及翼皇后、宣皇后灵柩葬此。十六年,四祖共建一山,建宝城。设启运殿。前宫厅内并设四帝功德碑。殿内设大小暖阁、宝床,供奉四祖等神牌、供桌等。东西各设配殿。宝城设于正殿之后,内为骨殖墓、衣冠冢。为关外三陵之冠。

猜你喜欢

  • 洪钧

    1839—1893清朝大臣、史学家。江苏吴县人,字陶士、号文卿。同治(1862—1874)年间中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出督湖北学政,历典陕西、山东乡试,继迁侍读,视学江西。光绪七年(1881)任内阁

  • 锡伯独立骑兵连

    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革命时期的民族武装。1944年底,新疆察布查尔县锡伯族群众,为响应尼勒克和伊宁等地反对盛世才和国民党统治的武装起义,组成一支150人的游击队,参加攻打艾林巴克和阿恰尔的战

  • 怯绵里

    波斯语音译,据《元史·舆服志》载,义为“翦茸”。原产于波斯及中亚等地。元朝时为制作天子、百官质孙服之用料之一。

  • 索尔逊

    即“布库索尔逊”(472页)。

  • 定咱喇什

    ?—1744清朝蒙古王公。鄂尔多斯部人。博尔济吉特氏。桑忠多尔济长子。康熙五十七年(1718),以三等台吉从清军防御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策妄阿喇布坦。雍正二年(1724),从征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八年(

  • 新特勒

    参见“哈格”(1630页)。

  • 回回译史

    元代职事翻译的回回属吏。元朝由于迁入中国的回回人益增,他们多使用波斯文或阿刺伯文。至元二十六年(1289),元政府于大都(今北京)设立※“回回国子学”,教习亦思替非文字(波斯文)。学员学成后,多充任各

  • 忽思木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七年(1409)三月设置之忽石门卫和正统后设置之忽失木卫作哈实玛卫。

  • 白力

    见“蒲昌县”(2319页)。

  • 苏禄

    ?—738突骑施汗国第三代可汗。出身车鼻施部,原姓名已佚。“苏禄”系指职务(军队统领),应为称汗前所进尊号。唐景云二年(711),娑葛为后突厥默啜所杀,突骑施汗国无君而乱,因抚众有道,集众至30万,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