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椎牛

椎牛

苗族民间祭祀风俗。俗称吃牛、打牛、斗牛等。源于为疾病或求嗣,向祖先或神灵许诺举办祭典用牛还愿的活动。以家族举办,必请舅家(母亲和妻子家族)参加。盛行于湖南西部、贵州东北、湖北西南及四川东南等地。祭典多在冬季举行。祭祀前15—30日,先举办“闹吃牛鼓”活动。主家抬出寨鼓,每晚全寨青年男女聚集击鼓唱歌。祭典开始第一天杀黄牯牛及水牯牛、雄鸡、猪等作祭品,由巫师主持举行各种法事;第二天迎接舅家及亲友,日暮,巫师唱行法词,众人唱古歌、击鼓、跳鼓舞等,通宵达旦。第三天由舅辈椎牛,在椎牛场地立着牛柱处椎牛(杀牛),舅父必得牛腿,其余分送亲友。举族欢庆、娱乐,约行期3—5天。最后,收牛柱,将牛角放在主家堂屋中柱上端,以示纪念。祭典至今尚存,仅杀牲数减少。

猜你喜欢

  • 敌烈

    ①见“耶律敌猎”(1318页)。 ②见“耶律敌烈”(1318页)。 ③见“萧敌烈”(1882页)。

  • 沧源崖画

    佤语称“让电姆”。云南沧源曼坎、丁莱等地发现的崖壁绘画群。迄今共发现有10个崖壁点,主要散布在拱弄山、班考大山和糯良山之间,绘于山脉的天然石灰崖切面,内容非常丰富,大多为人物和动物图象,人物中有各种头

  • 斛律羡

    ?—572北齐大臣。字丰乐。朔州敕勒(高车)斛律部人。左丞相※斛律金次子。机警善射。东魏时,历拜征虏将军、安西将军,封大夏县子,授通州刺史。北齐天保元年(550),进征西将军,别封显亲县伯。河清三年(

  • 郑昭淳

    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长和国贵族和诗人。白蛮(白族先民)。叶榆(今云南大理)人。※郑买嗣子,※郑仁旻弟。任清容布燮(清平官之一),封归仁庆侯,食邑千户。博学多才,能诗善辩。后唐同光元年(南汉乾亨七年,92

  • 瑚素通阿

    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姓鄂济氏。原名瑚图灵阿。大理寺卿宜绵子。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由刑部员外郎改翰林院侍讲,累官左副都御史。嘉庆初,疏陈关税、盐课积弊;又请却贡献、停捐纳。居官有政绩,受嘉

  • 骨勒茂才

    党项人。西夏学者。仁宗乾祐二十一年(1190)编著番文(西夏文)、汉文双解语汇集《番汉合时掌中珠》。在序言中指出:番汉文字“论末则殊,考本则同”。主张“番汉语言,可以俱备。不学番言,则岂和番人之众;不

  • 笔写气

    即“笔写契”(1883页)。

  • 漏卧县

    古县名。秦分※夜郎※漏卧国置。秦亡,复为夜郎邑。汉元鼎六年(前111)复置县,治所在今云南罗平县。辖境包括今云南罗平、贵州兴义、安龙等地。南朝梁废。其地今有布依、苗等族居之。

  • 文丰

    ?—1860清朝大臣。内务府汉军正黄旗人。董氏。由内务府笔帖式,历堂主事、员外郎、造办处郎中、杭州织造、骁骑参领。道光二十一年(1841),充粤海监督。二十三年(1843),偕两广总督耆英等和英国签订

  • 南诏野史

    书名。明倪辂辑。1卷。约成书于万历十三年(1585)或稍后。倪辂为云南昆明县东庄人,嘉靖壬午(1522)科举人,曾任威远(今云南景谷)县令,留心滇史,采白文《白古通纪》(已佚)等书并参录诸汉文史籍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