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风土记
书名。唐代广西地方志。3卷,今存1卷。唐莫休符撰。休符于唐光化年间(898—901)以俭校散骑侍为融州(今广西融水)刺史。内容记桂林山水及舜祠、双女冢、伏波庙、灵渠、牂牁水(即红水河一西江)等掌故及名人传略、历史事件等。为现存较早的广西地方志书。是研究唐代广西地方史与壮族古代史的重要参考书。有《四库全书》、《学海类编》、《从书集成初编》等版本。另有清张位抄本、黄丕烈序并跋一册本,为北京图书馆藏善本书。
书名。唐代广西地方志。3卷,今存1卷。唐莫休符撰。休符于唐光化年间(898—901)以俭校散骑侍为融州(今广西融水)刺史。内容记桂林山水及舜祠、双女冢、伏波庙、灵渠、牂牁水(即红水河一西江)等掌故及名人传略、历史事件等。为现存较早的广西地方志书。是研究唐代广西地方史与壮族古代史的重要参考书。有《四库全书》、《学海类编》、《从书集成初编》等版本。另有清张位抄本、黄丕烈序并跋一册本,为北京图书馆藏善本书。
①高句骊国官号。《北史》载:其国“大官”凡十二等级(《周书》加“褥萨”言为十三级),分掌内外事。此为第八等级(《新唐书》将其置于第五等级)。位于※“太大使者”之下,※“小使者”之上。《后汉书》、《三国
古道名。秦并六国后,为把统治势力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令常頞主持开凿由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交通要道。此路北起今四川宜宾,经云南盐津、昭通,南抵曲靖。因山路险峻,路宽仅为五尺,故名。汉武帝时又派唐蒙率
元代碑刻。立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碑文两面:一面汉文,一面回鹘文。碑文记载自西夏灭亡至元末130余年间,在元朝任官职的唐兀氏(西夏党项人)家族历经6世共13人的官职、世系及其活动。该碑于明代被
即“东西曹”(511页)。
1804—1871清朝大臣。蒙古正红旗人。乌齐格里氏。字艮峰。道光九年(1829)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十二年(1832),授编修。十三年,任翰林院侍讲、侍读。十五年,充会试同考官。二十四年(1844
1902—1964东北著名抗日将领。原名奚李元,字绍璜。白族。云南大理湾桥人。少年时因家贫失学,矢志富国强兵。1916年参加云南唐继尧、蔡锷讨伐袁世凯的护国战争。后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七期工兵科学习。
? —426北魏大臣。亦作普几。代人。鲜卑普氏(后改为周氏)。顺阳侯周千子。少以善射,为猎郎。明元帝即位,为殿中侍御史,掌宿卫禁兵,断决称职。迁左民尚书。神瑞(414—416)中,镇博陵鲁口,安辑并州
1108—1166金宗室、大臣。本名阿懒。女真族。完颜氏。韩国公劾者孙,国相撒改第三子,晋国王宗翰弟。年十六,选入学,学女真字书。兼通契丹、汉字。未冠,从兄宗翰伐宋,陷汴京,众人争抢府库财物,独载图书
部分壮、布依族自称。亦译“布饶”,意为“我们”。参见“土僚”(64页)。
参见“怀信可汗”(1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