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特

李特

? —303

西晋末年蜀地流民起义首领。字玄休。先世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賨人。后迁汉中杨车坂,号杨车巴。曹操定汉中,其祖※李虎率众迁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号巴人,因与氐人杂居,又称巴氐。东羌猎将※李慕子。少仕州郡,雄武善骑射。晋惠帝元康(291—299)末年,因关西战乱饥荒,与略阳、天水等六郡流民数万家,流移汉中,进入巴蜀地区。永康元年(300),为益州刺史赵廞部将。永宁元年(301),因弟李痒为赵廞所杀,引众七千余聚绵竹(今四川德阳县北),击溃廞将于石亭,攻成都,败廞。被晋封为宣威将军,长乐乡侯。以新任益州刺史罗尚逼令流民限期归返故里,并夺取流民资财,遂于绵竹结大营,安置流人,聚众起义,被推为主,行镇北大将军,承制封拜。率军击败辛冉,攻占广汉,进兵成都攻罗尚。自称使持节、大都督、镇北将军、承制封拜。与蜀民约法三章,施舍赈贷,礼贤拔滞,军政肃然,获蜀民拥戴。太安元年(302),自称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诸军事、大将军、大都督。二年(303)正月,攻入成都小城,改元建初。二月,因失于备御,被罗尚袭杀。子李雄称王后,追谥为景王,及称帝,追尊为景皇帝,庙号始祖。

猜你喜欢

  • 乌梁素海

    湖泊名。蒙古语意为“杨树湖”。位于内蒙古后套平原东部,乌拉特前旗西部,黄河北岸,形成仅百余年。纳乌加河和长济渠、民复渠等灌溉渠道尾水,南泄,在西山咀附近注入黄河。解放前湖四周土地被争相垦植,水利失修,

  • 才约

    藏语音译,意为“差奴”。解放前四川西部和西藏昌都藏族地区农奴中的一个等级,与西藏其他地区“囊生”相似,无任何生产资料,在农奴主家中终生为领主服务的奴隶。主要来源于破产的差巴(支差的人)、堆穷(小户)以

  • 建州右卫

    见“建州卫”(1543页)、“建州左卫”(1543页)。

  • 卜答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布达卫。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嘉靖间所设巴答卫均改作布达卫。

  • 龟兹乐

    古代乐名。以源于龟兹(在今新疆库车一带),故名。后传入中原,在隋唐宫廷燕乐中居胡部之首,称龟兹乐或龟兹伎,是西域音乐的中枢,为隋七部乐、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之一。南北朝、隋、唐时期流行。其乐曲有散曲和大曲

  • 五部高车

    河西敕勒之部落。北魏神��三年(430),太武帝拓跋焘采纳刘洁等建议,将准备重返漠北的部分漠南敕勒(高车)三万余落迁往河西(河套以西),称为河西敕勒。此五部高车当指河西敕勒

  • 敕连可汗

    即“吴提”(1072页)。

  • 安西四镇

    唐朝在西域设置的四座军事重镇。贞观十八年(644)至上元二年(675),唐先后在西域设置焉耆(今新疆焉耆县境)、龟兹(今新疆库车)、于阗(今新疆和田)、疏勒(今新疆喀什)四镇,驻军镇守边疆。隶属安西都

  • 扬粤

    即“扬越”(754页)。

  • 元贵靡

    ?—前51西汉时乌孙昆莫(王)。翁归靡长子,解忧公主生。宣帝神爵二年(前60,一说元康二年,前64),其父在世,拟令嗣位,遣使请尚汉公主。汉以解忧公主侄女相夫为公主许之。寻以父死,乌孙贵人立泥靡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