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文明

李文明

?—1800

清代云南拉祜族抗清首领。云南双江人。拉祜族。嘉庆四年(1799)九月,因不堪勐勐(或作猛猛,即双江)傣族土巡检罕朝鼎的残酷压迫剥削,聚众起义,迅速攻占勐勐,迫罕朝鼎逃奔缅宁城。双江佤族和澜沧、孟连等地拉祜族农民纷纷响应,起义队伍迅速扩至5万余人。十一月与澜沧拉祜族起义首领※李小老率义军进攻缅宁城并占领临沧和双江部分山区。不久在临沧的那招、福隆山一带与提督马大经统率前来围剿的清军展开激战,其后转入深山丛林,坚持反清斗争。翌年二月,清廷命云贵总督书麟率军征剿,指挥义军在双江的黄草坝、丙别、猛白山一带和敌人浴血奋战。三月,起义军主要据点坝卡陷落,与李小老等拉祜族起义首领被俘就义。

猜你喜欢

  • 河西党项

    见“雪山党项”(2036页)。

  • 佑宁寺观经会

    亦称观经法会,土族语称“蓝迦”。土族传统庙会。流行于青海互助县等地。每年夏历正月初二至十五日,六月初八至初九日举行。届期佑宁寺喇嘛每天要三次到经堂念经,法台两次到经堂讲经。正月初八与十四日两天举行喇嘛

  • 蒙古箭

    冷兵器之一。蒙古最早的狩猎工具。在部落争斗中的武器。早期的箭头是石制、木制或骨制等。《黑鞑事略》:“有响箭(即呜镝也),有驼骨箭,有批针箭,剡木为栝,落雕以为翎”。铁制箭头的使用,既锋利又有穿透力,箭

  • 乌昭庆

    辽代兀惹部首领。渤海遗裔。一作乌昭度。其先人于渤海国亡后,为反抗契丹贵族统治,保据一隅,自成一部,常称兀惹,也称“乌舍国”。昭庆继为首领,仍对辽时叛时服。辽统和十三年(995)七月,率众与燕颇等攻铁骊

  • 威州

    ①唐代纳抚※契丹所置州名。初称辽州。李渊建唐不久,武德二年(619),契丹※内稽部附唐,被置是州安顿,为开唐纳契丹建州之先。初置总管府,治燕支城,后侨治营州城内(今辽宁省朝阳)。七年(624),废总管

  • 孜仲达尔罕尼玛嘉木参

    见“尼玛嘉木参”(666页)。

  • 投充地

    清初汉族农民等或自动或被逼献地投于八旗下,其所带地亩称投充地。入关之前,已有带地投充者。顺治(1644—1661)初,圈地令颁布后,北京周围各州县民带地投充者甚多。所带地亩,少者数亩,多则数顷,合计3

  •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陕甘宁边区分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抗日团体。1940年10月7日在延安成立。鲜维峻、金浪白任正、副干事长。1941年春,关中、陇东、三边各分区相继成立分会和支会。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分裂阴谋,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正黄旗牧厂

    清正黄旗所属牧场。位于张家口西北。东至镶黄旗牧厂界,西与北邻察哈尔正黄旗,南接长城。东西距130里,南北距250里。厂官吏驻诺莫浑博罗山。其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一带。

  • 铁瓜

    见“鬓睹”(25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