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月市

月市

明代北方边塞地区蒙汉女真等族的集市贸易。亦称小市。明朝与东北的蒙古兀良哈三卫、海西女真族等部关系较密切,经济来往频繁,所设马市即按月举办,广宁(今辽宁北镇)每月二市(月初、月中各一次),开原每月一市(月初开市)。初设于永乐三年(1405),因战争或双方冲突,时断时续。隆庆五年(1571),东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达成封王、通贡、互市协议,明朝在三北地区开设十余处大型马市,但不能满足双方民间广泛贸易的要求,遂于万历元年(1573),按广宁、开原月市旧例,自辽东至甘肃边塞地区开设30余处月市与蒙古诸部及女真等族进行广泛的民间互市。月市每月一二次,每次一二日。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山西与土默特、鄂尔多斯等部的月市在每月15日后举行。蒙古、女真诸部以马匹、杂畜、皮张、柴草、盐碱、木材等交换内地的粮食、茶叶、布帛、锅釜、食品和日用杂品。双方贫苦农牧民也从中受益。虽禁止兵器交易,但私下仍可得到。月市地点多,参加人数多,开市频繁,限制少,可随时、就近交换时鲜货物和换季用品,更加有利于各族的经济交流,颇受民间欢迎。

猜你喜欢

  • 耶律贴不

    辽皇室。契丹族。为辽圣宗弟※耶律隆祐第三子,辽兴宗※耶律宗真堂弟。圣宗在位时,封豫章王。太平九年(1029)六月,任长宁军节度使。至兴宗即位,重熙十七年(1048)十一月,改封汉王,为西京留守。逾年六

  • 罗卜藏丹津之乱

    清雍正初年青海和硕特部贵族反清叛乱。一称“癸卯之乱”。康熙五十六年(1717),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遣大策凌敦多布袭杀拉藏汗。清朝政府为“驱准保藏”,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春,合青海蒙古

  • 沙尔霍布墓群

    古墓葬。位于今新疆昭苏县城南34公里沙尔霍布村。海拔1180米。现有土墓15座,主要分布于谷地农田中,村内存4座。均为高1—3米、直径10—30米的大土墩。据1971年调查,原有墓约100座,后多于平

  • 嘎喇

    古族名。清代对云南佤族的一种称谓。分布在“永昌、腾越内外境”。居山岭,种苦荞和杂粮为食,“不用牛耕,惟妇人用钁锄之”,因耕作粗放,产量不高,故狩猎采集在经济生活中仍占相当比重,虽有寨落,但迁徙无常。参

  • 迭儿列斤蒙古

    见“都儿鲁斤”(1817页)。

  • 所都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阿都部分散的彝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及永胜、巍山、云、祥云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婆鲁屋拉

    见“艾拉汗”(436页)。

  • 不花王

    见“脱脱不花”(2082页)。

  • 速古儿赤

    元朝蒙古官名。又译“速古而赤”、“舒库尔齐”。掌服御事者。《元史·兵志》:“掌内府尚供衣服者,曰速古儿赤。”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文宗天历(1328—1330)初,置奉御24员,其中

  • 蛮河

    见“夷水”(7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