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景山官学

景山官学

学堂名,官办。清代为内务府三旗满蒙汉包衣子弟所开办的学堂。康熙二十四年(1685),圣祖玄烨以内府竟无书、射之人,应设学房加以教导,遂命在其常见之处设立满书、汉书各3房,属内务府,委司官5人管理。于满洲佐领(包括蒙古人)下各取学生8名,※旗鼓佐领下各4名,※内管领下各6名,乾隆(1736—1795)中于※回人佐领下亦取4名,均以幼童、闲散入学,共额设392名。每人月给膏火银1两。定例3年一次考试,列一二等者以笔帖式、库使用,三等仍留学,四等则予革退;10年为限,学业无成者拨回原旗挑差。满房设教习9人,汉房12人,于新科进士、侯选举人、附贡生(乡试“附榜”中式者,以贡于朝廷)、中书、生员内选充。3年期满,以咨吏部分班铨选。

猜你喜欢

  • 达摸

    傈僳语音译。即刀卦。旧时云南怒江傈僳族占卜形式之一。卜卦时用刀一把,将一条细麻绳之两头分别系于刀之两端,问卜者双手抓住该麻绳之中段,手尽量不抖动,口中念诵问卜的目的,并历数诸鬼的名字。如果念到某一鬼名

  • 疾六眷

    即“段就六眷”(1700页)。

  • 抛乌根

    布朗语音译,意为“村寨头人会议”。又称“爹妈会”。村寨在分配土地、接纳新成员或举行宗教祭祀等重要事务前,先由头人开会商议,提出处理意见或作出决定,然后召开全村寨群众会议通过。

  • 雅塔安嘎

    见“恩克那力纠哈汗”(1871页)。

  • 纳夫

    布依语音译,意为“夫役田”或“劳役田”。即替※亭目当夫役以换取田地来耕作。旧时布依族部分地区残存的领主经济土地制度。流行于黔南、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名称随其服役的不同而定,有伙夫田、挑水

  • 父民六族

    吐蕃古代氏族名。始见敦煌文献及碑文,然无具体记述。唯《德乌教法史》有具体载述,系指吐蕃王族直属的6个父系氏族,即:威严的洛及尼雅、尊贵的库与努、严肃的索与波。约形成于唐代,为吐蕃由原始氏族社会向阶级社

  • 帖木录

    元末明初土族第一代甘土司。青海西宁州人。元末为百户,明洪武四年(1371),附明,授原职,其孙甘肃功升千户,始以甘为姓,曾辖有“土舍”、“土民”300余户,男女800余人。居地在今青海民和县美都川甘家

  • 后赵武皇帝

    见“石虎”(445页)。

  • 办苗纪略

    书名。清代俞益谟撰。8卷,16册。有康熙四十四年(1705)俞氏余庆堂刊本。主要记载康熙四十二年(1703)辰州苗民暴动,清廷镇压经过及善后事宜。对研究苗族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 素叶水城

    见“碎叶城”(23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