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昝匝簇

昝匝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又作昝咂簇。属西宁卫,主要居住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境。明初,其族曾受制于巴沙族,后逐渐摆脱羁绊。支属甚多,有大昝匝、小昝咂、上中下昝咂、六古咂、巴咂等约30余小部落。其中大昝匝族户1500,口4000;巴咂族户300,口800余,带甲胜兵300。正统十二年(1447)七月,其族人扰庄浪(今甘肃永登),败于官军。嘉靖九年(1530),其首领率众先后掠碾伯、土官沟一带,为西宁卫指挥彭杲所败。二十二年(1543),首领却星吉出掠四邻,卫守备许世爵追败之。后屡攻掠西宁、碾伯一带。万历十九年(1591),为经略尚书郑洛遣使招抚,始归朝廷。蒙古人入青海后,其族累遭打击,一蹶不振。入清后,逐渐弃牧经农,在今互助定居。

猜你喜欢

  • 何天培

    ?—1736清朝将领。乌鲁特部人。蒙古族。※拜音达里子。初任参领,累迁江南京口将军。雍正(1723—1735)初,署江苏巡抚,入为兵部尚书,出为江宁将军,复入为正白旗汉军都统,署兵部尚书。六年(172

  • 蒙古货币租

    清代蒙古阿拉特(平民)向封建领主缴纳的一种赋税。原为劳役租和实物租,货币流通后,渐改为货币租。阿拉特将自己的牲畜和畜产品出售到市场后,换取货币,然后向其封建领主缴纳赋税。19世纪以后,随着蒙古地区招垦

  • 会理州

    旧州名。唐时名昔陀,隶南诏会川节度。乌蛮笃慕(仲牟由)之裔阿坛绛支系罗于则得其地居之,以其祖绛之名称其部曰“绛部”。后强盛,尽有4州之地,号“蒙歪”。蒙古蒙哥汗八年(1258),其孙亦芦内附,隶閟畔万

  • 黑党项

    唐代党项部落之一。居地在今青海省兴海县以西之地。“黑”为尊称;一说“黑党项”意为“弥药”。《辽史》中称为“鹤(喀)剌唐古”。

  • 日用不聋

    藏语音译,意为“大头人”。参见“达诺”(723页)。

  • 兴国城

    古地名。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东汉初平(190—193)中,略阳氐帅阿贵据此筑城称王,有众万余。建安十六年(211),与百顷氐王杨千万从马超反曹操。十九年(214),曹操将夏侯渊进围兴国,阿贵被击灭,杨

  • 八团褂

    清代满族新婚妇女所着的一种服饰。因在褂上缀以8个刺绣或缂丝的彩团,故名。

  • 契丹南枢密院

    见“汉人枢密院”(618页)。

  • 吴亚终

    ?—1868清咸丰、同治间壮族起义领袖。又称吴亚忠、吴阿忠。广西新宁州(治今广西扶绥县)渠卢村人。壮族。咸丰年间(1851—1861),随父※吴凌云于广西左、右江一带抗击清军。咸丰十年(1860)八月

  • 思普殖边总办公置

    民国时期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设置的行政机构。1925年由思普沿边行政总局改置。行政总局始见于1913年,辖区划分为11个行政区,后归并为8个。1914年总局建置于景洪。1926改设县治,设车里、五福(勐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