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拓跋那

拓跋那

?—451

北魏宗室。又称阿斗埿、阿叔尼、元大汗。鲜卑拓跋氏。高凉王拓跋孤玄孙,拓跋礼子。袭父爵为高凉王,拜中都大官。骁猛善攻战。太平真君六年(445),以征西大将军讨吐谷浑慕利延于阴平白兰。后与永昌王拓跋仁分领六州兵勇2万,南略淮、泗以北,徙青、徐之民以实河北。七年,至济南东平陵(今山东章丘县西),迁其民6千余家于河北。率军督北道,镇压盖吴起义,破白广平,执屠各路那罗于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十一年,加授仪同三司。随太武帝南征,率军自青州趋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从山阳至广陵。正平元年(451),坐事赐死。

猜你喜欢

  • 小戎子虢氏

    春秋时晋献公的夫人。出身于白狄虢氏。晋献公与白狄联姻,娶其二女子为妻,其一为狐姬,生重耳;其二为小戎子虢氏,生夷吾。狐氏父子和虢氏兄弟虢射均以外戚入晋为大夫,分别辅其外甥。周惠王二十一年(前565),

  • 处和部

    唐代奚(又作库莫奚)族部落名。是名见于《新唐书》。《新五代史》和《五代会要》记为啜米部。活动于饶乐水(今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南部一带。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奚族部落联盟首领※可度者率众附唐,

  • 西宁招垦章程

    为承领青海西宁地方开荒之蒙、藏族制定之规定。清雍正十年(1732),青海办事大臣达鼐奏准试办农场后,百余年间,垦荒政令流于形式,群众自动垦殖,官方为避免纠纷,光绪十年(1884)禁止垦荒。三十四年(1

  • 察伋

    1305—?元朝官员。字士安。蒙古塔塔儿氏。居莱州掖县(治今山东掖县)。家有“昌节斋”,自号“海东樵者”。元统元年(1333)进士,授翰林编修,历南台御史、经历,至正二十年(1360),为江西廉访佥事

  • 伊斯满

    见“亦思马因”(873页)。

  • 笼朵

    门巴族民间传统炊具。一作“可”,门巴语音译,意为“石锅”。用手凿制。分平锅与深底锅两种。平锅用质地坚硬的青石板制作,适宜烙饼;深底锅用质地稍软的石头制作,亦有平底和弧形底的区别。一般敞口,口径20—4

  • 长海

    1678—1744清代文士。字汇川。满洲正白旗人,纳喇氏。镇安将军玛奇之子。初辞父荫而不就,补户部库使亦不任,以功名荣禄为累,布衣终身。博古多识,酷爱金石书画。中年爱易水雷溪之胜,筑大钵庵,因以为号。

  • 曲据

    见“据曲”(2039页)。

  • 契丹藏

    “契丹大藏经”简称,又简称为“丹藏”。契丹王朝时期刊刻的汉文大藏经,故名。自辽圣宗统和年间(983—1012)始,至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前后印成于辽南京(今北京),从藏经史看,仅晚于北宋四川益州

  • 鲁呼争立

    见“李胡争立”(10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