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恩达

恩达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银谷口”。原为喀木地,名恩达寨、一名恩达塘,东邻昌都,南至怒江溜索桥,西界硕督县,北接西宁,西南毗波密。历为察木多呼图克图辖地。设仓储巴1人,钤束地方。乾隆十三年(1748),于此设台站,置外委1员,率兵镇守。民国元年(1912),划其西部地设恩达县。 系昌都通往拉萨的必经之地。1950年人民解放军解放昌都时,曾派步、骑兵于当年10月18日直插该地,截断藏军的退路,打击了原西藏地方政府达札等人妄图以武力抗阻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计划,对昌都的解放起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 吹佳勒坡巴朗宗

    见“穷结”(1169页)。

  • 北部

    即“绝奴部”(1785页)。

  • 筹辽硕画

    书名。46卷,附录1卷。明程开祜(字仲秋,安徽歙县人)辑。该书记载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夏至四十八年秋,内外臣僚有关辽事的奏疏,按年编次。卷首载有程令名撰《东夷努尔哈赤考》,详细地介绍了建州地区的

  • 刘承训

    923—948五代后汉宗室。字德辉。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后汉※高祖刘知远长子。少温厚,深受父钟爱。后晋时,官至检校司空。天福十二年(947)二月,其父于太原称帝。四月,为左卫上将军。五月,为北京大内巡检

  • 敖包树

    萨满教神祗之一。敖包,蒙古语,意为木、石、土堆,认为是神灵所在和享祭之地。鄂温克族也有祭敖包的习俗,今内蒙古阿荣旗的鄂温克人旧时供祭的是一棵大树。凡被认为有神的树,挂上红布条,即成敖包树。每逢干旱年,

  • 蒲速碗郡牧所

    见“诸抹”(1951页)。

  • 西嗕

    匈奴所属部落名。被匈奴奴隶主征服后,安置于匈奴东部地区(左地)游牧。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乘匈奴饥馑,人畜死丧惨重,局势不稳,属国离叛之机,其部长率数千人南下附汉,在匈奴与汉朝边界处,与瓯脱(边境

  • 布依文

    我国布依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布依族历史上没有文字,通用汉文。1956年设计了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布依文方案》(草案),1981年,依据布依语特点对原方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文字方案全部采用拉丁字母。现在正

  • 荔波县

    县名。其地居有苗、水、侗、瑶等族。隋以前与贵州独山县为夜郎之毋敛地。唐为环州属地。宋属融州,后置州。元降为县。旋复为州,属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元年(1368),省州入思恩县。十七年(13

  • 稿吾卡土把总

    清代哈尼族土司。旧属临安府。析纳更巡检司置。今属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清雍正(1723—1735),纳更土司分为二:一曰纳更,驻新城,约1500户,龙象乾袭;一曰稿吾,驻逢春岭,约25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