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得图木瓜

得图木瓜

傈僳语音译,意为“关于打仗开辟田土的歌”。傈僳族民间叙事长诗。记述400多年前滇西北一带的民族战争和傈僳族英雄木必扒领导傈僳族人民迁徙及开辟怒江地区的历史事实。全诗以高亢激越的基调,悲壮沉痛的感情,丰富生动的比喻,气势磅礴的描绘,把木必扒领导的民族战争壮阔场景以及迁徙途中与大自然斗争不畏艰难险阻与顽强奋斗的情景描写得细致入徽,展现出一幅幅生动感人的反抗阶级压迫斗争的历史画卷。诗的结尾把对未来的一切期望寄托于青年一代,并使之牢记先辈们英勇斗争的历史及开辟田土的艰辛。既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纪实的历史故事。

猜你喜欢

  • 券龙晟

    见“劝龙晟”(398页)。

  • 阿尔迪

    ?—1696清朝大臣。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初从科尔沁札鲁特地方率众归清,授一等侍卫,累晋至散秩大臣、内大臣。康熙三十三年(1694),奉差安设口外路驿站,于喜峰口外设立15站,古北口外6站,独石口外

  • 革屯运动

    苗族、土家族反屯田斗争。首发于湘西永绥(治今花垣),后延及乾城(治今吉首)。1935年连年遭灾,屯租无出,军阀陈渠珍又派督征人员和屯务军催征当年冬粮和第二年租谷。群众被迫奋起抗租。永绥屯务军指挥宋濂泉

  • 毛岱渡口

    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境内黄河官渡口之一。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帝谕令管旗都统勘地辟置,时称官渡。备有官船两只,供往来过渡之用,另由土默特旗派渡防御1员、骁骑校1员、骑兵15名,负责递送公文,巡缉

  • 诏匾勐

    1680—1724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又作召匾勐。傣族。车里宣慰使※刀木铸子。康熙二十三年(1684)父卒,清廷委其为宣慰使,年方4岁,由母蝶宇摄政。年22岁始亲政。在职

  • 乞卜察兀惕

    即“钦察”(1667页)。

  • 《慈悲道场忏法》西夏文译本

    西夏译佛经。汉文本传为南朝梁代诸僧著,10卷。题款记皇太后梁氏和大明皇帝(惠宗秉常)御译。木刻梵夹本。有西夏时期御制序。前有忏法本事图,绘梁武帝妃郗氏化蛇、升天事,上有西夏文注释。存卷1及卷3—10。

  • 乞勒尼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 亦作奇穆尼卫。永乐七年(1409)四月,奴儿干地方蒙古首领忽剌冬奴等65人来朝,与伏里其卫、敷答河千户所同时设立。忽剌冬奴等向明廷建议,以奴儿干地居冲要,宜立元帅府。明廷乃

  • 黄天荡之战

    辽宋间重要战役。又作镇江之战。天会五年(北宋靖康二年,1127),金灭北宋后,继续南下,欲一举再灭南宋。宋高宗妥协退让,放弃中原,南逃扬州。七年(南宋建炎三年,1129)五月,完颜宗翰遣拔离速领兵南袭

  • 李仁礼

    西夏宗室,党项族。惠宗时大臣李景思子。通蕃汉文字,有才思,善歌咏。始任秘书监,继擢河南转运使。元德二年(1120)十一月,以先世功晋舒王。在韦州任监军时,因私受吏民钱财,受其兄李仁忠遗书责之,勉以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