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张议潮

张议潮

?—872

唐末将领一作张义潮。沙州(今甘肃敦煌西)人。安史之乱后,唐西部边防大部东撤,吐蕃贵族乘机东进,陆续攻陷河西、陇右各州。会昌二年(842),吐蕃达磨赞普被刺身亡,吐蕃内乱势衰。议潮于大中二年(848)乘机率众起事,驱逐吐蕃守将,占据沙州。继收复瓜、伊、西、甘、肃、兰、河、岷以及鄯、廓等州。五年(851),遣兄张义潭奉11州地图户籍至长安向唐告捷。同年,宣宗命议潮为沙州防御使。并置归义军于沙州,任其为归义军节度使,兼十一州观察使,统辖各州。※河西回鹘附之。咸通四年(863),又复凉州(今甘肃武威)。七年(866),遣回鹘首领※仆固俊大败吐蕃,攻取轮台、西州、北庭、清镇等地,执杀其大将尚恐热。八年入朝,任右神武统军。命其侄张淮深知归义军事。十三年(872),卒于长安。

猜你喜欢

  • 逊都思

    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又作速勒都思、逊笃思、孙都思。一说以该地盛产逊都思草(一种百合草),故名。原为泰赤乌属部,该部锁儿罕失剌父子于铁木真(成吉思汗)有救命之恩,并在“阔亦田之战”后,与塔

  • 别儿迪别

    ?—1359钦察汗国第十二代汗。又译孛儿帖别乞、毕儿谛伯克。蒙古孛儿只斤氏。※拔都汗后裔,※札你别汗子。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一说十五年),随父攻阿捷尔拜疆,次年,其父还师萨莱后,受命留镇该地。闻

  • 三州辑略

    书名。清嘉庆十三年(1808)和瑛(和宁)撰。全书九卷,约15万字。是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三地通志。因三地唐代分别为伊州、西州、庭州,故名。分疆域、沿革、仓储、户口、赋税、屯田、粮饷、营伍、马政、礼

  • 岳乐

    1625—1689清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孙,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初封镇国公。顺治三年(1646),随肃亲王豪格进军四川,于西充镇压张献忠起义军,致张献忠中箭身亡。五年,随英亲王阿

  • 郑买嗣

    860—909唐末五代初云南大长和国第一代国王。又名郑昶。南诏清平官郑回(汉族)七世孙,因世居南诏为官,融入白蛮(白族先民)。南诏王隆舜(877—897年在位)时,因献“龙珠”功,被封为“健士”(见《

  • 俟利发

    柔然、突厥、回鹘等官号。亦作颉利发、俟利伐、俟列弗、俟列发、希利发等。据王国维《高昌宁朔将军麹斌造寺碑跋》,此官号始自柔然,如柔然可汗阿那瓌有族兄称俟力发示发,从父兄称俟利发婆罗门等。突厥沿袭之,以为

  • 钟离

    古地名。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位于淮水南岸,池深城坚,易守难攻,为南北朝时双方争夺之军事要地。既是魏军南攻拟先夺取之目标,亦是南朝保卫京都建康(今南京市)的前线重镇。北魏太和十九年(南朝齐建武二年,

  • 扎华鄂塞尔

    1607—1641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青海佑宁寺章嘉呼图克图一世。西宁卫(今青海互助县)人。土族。崇祯三年(1630),任佑宁寺法台。在位6年。曾与该寺土观一世罗藏拉卜旦及甘肃拉卜楞寺嘉木样一世

  • 五万户府

    对元朝在水达达女真地区设立的五个军民万户府的总称。元初设,隶开元路;皇庆元年(1312)增设水达达路后,划入水达达路。5万户府为:桃温(今汤旺河古称,治所在今黑龙江汤原县香兰乡固木讷古城)、胡里改(今

  • 仁蚌·南喀杰岑

    明代西藏地方官员。藏族。15世纪人。属杰族,或称格族。《西藏王臣记》载,其先祖历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内相,赤松德赞时执法大臣。至其父格·释迦明该族已历20代。初依附帕木竹巴政权阐化王查巴杰岑,先后任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