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张穆

张穆

1805—1849

清代著名学者。山西平定人,初名瀛暹,字诵风,一字硕洲、石洲(一作石舟),晚号靖阳亭长。道光十一年(1831)优贡生,曾充正白旗汉教习。道光十九年应顺天乡试,以受诬作弊被斥,自是绝意举业,潜心经史,从事著述。精训诂,通天文、算术,尤精于西北史地之学。与时人何秋涛以考据之业相契合。曾为祁巂藻校订其父祁韵士所著《皇朝藩部要略》。复为贯彻所抱编年史书应与郡国地志相表里之主张,广采清代官书及旁见之蒙古史料,用史志结合体裁,撰成《蒙古游牧记》,详记自古以来蒙古各部历史沿革、世系,游牧所在,舆地形势,各盟旗建置由来,旗境四至,掌旗王公封爵、嬗代,及清政府控驭各盟旗之策。内容丰富,考证精详,举凡元亡以后蒙古各部政治变迁之所系,城堡、驿乘兴废之所关,悉备于一书。未及脱稿而卒,经挚友何秋涛补成后行世。此书对国内外学术界影响颇大,曾被译为俄文、日文本。穆还将《魏书·地形志》所述之分并建革,重加排纂,讨论细及坡塘堰泽,惜未刊稿佚。其他著作有《元裔表》、《顾亭林先生年谱泽》、《阎潜丘(若璩)先生年谱》、《㐆斋文集》、《㐆斋诗集》等。又编辑有《连筠簃丛书》,收录皆称精选。

猜你喜欢

  • 伊娄谦

    北周及隋朝将领。字彦恭。鲜卑人。初仕魏为直閤将军。北周时,官至车骑大将军。武帝(560—578年在位)时,受命出使北齐,旋以北周伐齐,被拘留。及武帝克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始获释,赐爵济阳县伯,累迁

  • 忠孝军

    金代兵种之一。金宣宗时(1213—1223),由河朔诸路回纥及乃满(即乃蛮)、羌人、吐谷浑和被蒙古俘掠逃归的汉人组成。不问鞍马有无、译语能否,选骑射优者充当。以石抹燕山奴、蒲察定住统之。待遇优厚,粮饷

  • 汉大学院

    西夏官署名。是七等司品以外的机构,同次等司。设博士。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前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在奇勒稽思诺尔之东。东至托果诺尔接军台界,西至桃赉图接本部左翼左旗界,南至达兰图鲁库,北至奇勒稽思诺尔接杜尔伯特游牧界。有佐领2。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康熙二十七年(

  • 哈克三所

    见“哈三千户所”(1642页)。

  • 纳合椿年

    ?—1157金大臣。本名乌野。女真族。纳合氏。幼入西京(今大同)学馆,习女真字。后选送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市白城),师事教授耶鲁。业成,补尚书省令史,累官殿中侍御史,改监察御史。海陵为相,荐为右司员外郎

  • 麻答

    ?—948?辽初皇臣。宋人写史多作此名。本名解里。一说即《辽史》有传之耶律拔里得,又作拔里,字孩邻。惕隐※耶律剌葛(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大弟)子,辽太宗※耶律德光堂弟。太宗时,以亲见任。会同七年(944)

  • 钟扁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领主※召片领的侍从。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十田级”,领有薪俸谷子150挑(每挑约合50斤)。

  • 蕃长司

    唐宋元时期管理蕃商、蕃坊的机构。时来华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为便于出海经商,常聚居于城镇之一隅,时政府设蕃长司置蕃长统察公事,负责征收贡税,组织宗教活动。顾炎武言:蕃客“伙首住广州者谓之蕃长,因立蕃长司

  • 乌素固部

    ①粟末靺鞨诸部之一。居地在今吉林省农安县东。武德(618—626)初,唐于其地置慎州管理其民,隶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载初二年(690),唐析其民置黎州(治所无考),仍隶营州都督。万岁通天(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