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建州女真

建州女真

部族名。明代建州、海西、“野人”女真三大部之一。建州、建州左、建州右3卫女真人的泛称。清皇室本支。元末明初,斡朵里(在海西江与牡丹江西岸,依兰对岸马大屯)、火儿阿(即牡丹江,今桦川以东之地)、托温(今汤旺河口汤原)三万户女真部落。洪武元年(1368),火儿阿等部首领迁绥芬河流域,地属渤海(唐地方政权)率宾府华、益、建三州之建州地,故名。明永乐元年(1403),设建州卫,封阿哈出为指挥使,领毛怜卫部众。斡朵里部迁东开原、毛怜等地,辖训春(今珲春)江至东林城及图们江地区,即今吉林省珲春、黑龙江省宁安等地区。十年(1412),首领猛哥帖木儿,受明廷招服,设建州左卫,合雨卫及毛怜卫,统称建州女真。正统(1436—1449)初,先后迁至辽宁省苏子河灶突山东南浑河,今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镇(清兴京)地区居住,并分建州左卫为左、右2卫,合建州卫,史称“建州三卫”。辖域以浑河流域为中心,东至长白山东、北麓及邻朝鲜,南至鸭绿江(即三江月虎城),西至辽东边墙,北达松花江上游。在女真各部中,生产最发达,以农业为主,牧畜、射猎、采集为辅。“善缉纺”,手工业向专业化发展。属部有苏克苏护、浑河、董鄂、哲陈,完颜等建州五部及鸭绿江、朱舍里、讷殷等长白山三部两大集团。万历十一年至二十一年(1583—1593)间,被建州左卫首领努尔哈赤基本统一。原有女真古伦、夹温(金即爱新)、高、括儿牙、奚滩、朱胡、甫亦莫、奥屯、云、暖秃、南突等金代遗姓和黄佳、洪吉理等数百姓女真及蒙古、汉人,尽皆归顺,构成满族民族共同体的核心部分。

猜你喜欢

  • 什钵苾

    即“突利可汗”(1759页)。

  • 蒙古箭

    冷兵器之一。蒙古最早的狩猎工具。在部落争斗中的武器。早期的箭头是石制、木制或骨制等。《黑鞑事略》:“有响箭(即呜镝也),有驼骨箭,有批针箭,剡木为栝,落雕以为翎”。铁制箭头的使用,既锋利又有穿透力,箭

  • 来保

    1681—1764清朝大臣。字学圃。满洲正白旗人喜嘉塔腊氏。康熙三十八年(1699),由库使在批本处行走。四十年,授蓝翎侍卫。寻因失仪革职。五十七年(1718),授三等侍卫,擢一等。雍正元年(1723

  • 腊鲁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香堂、水田。即罗罗人。主要分布在云南景东、景谷、普洱、墨江、临沧、江城、保山、龙陵及云县、华坪等县部分地区。详见“彝族”(2594页)。

  • 杨诏

    ?—937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义宁国贵族。一说又名杨明或大杨明。白蛮(白族先民)。大义宁国君主※杨干贞弟(胡蔚本《南诏野史》传其为同母异父弟)。杨干贞长仕郑氏大长和国为剑川节度使,遂相倚为权贵。传闻※段

  • 五如

    唐吐蕃政权所辖五个军政单位之总称。“如”藏语音译,意为“翼”。7世纪,松赞干布赞普仿唐府兵制创设,将吐蕃分为五大军政区,即伍如、约如、叶如、如拉及苏毗如(即孙波如)。各有固定辖区:伍如即中央翼,以拉萨

  • 耶律老古

    契丹开国初期将领。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亲侄。契丹族。史载其性沉毅,有勇略。自幼受养宫中,成人后追随阿保机南征北讨,多有功。阿保机登皇位时,以力拥为佐命功臣之一。后在开国之初“诸弟之乱”中,严束部下,未

  • 西汉时西南夷夜郎王。成帝河平年间(前28—前25),与鉤町王禹、漏卧侯俞互争雄长,连岁相杀。汉成帝遣太中大夫张匡持节为之调解,不听。牂柯太守陈立召见兴,劝谕其休战,亦不听,遂斩之。其岳父翁指与其子邪务

  • 阿旺丹白坚赞

    1683—1761清代青海塔尔寺活佛,即赛朵呼图克图三世。出生于青海蒙古旗。康熙二十一年(1682),赛朵二世圆寂后,被选定为转世灵童,迎入塔尔寺。三十五年(1696),入藏学经。因水土不服返回。入塔

  • 伯彦讷谟祜

    ? —1891清代蒙古王公。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僧格林沁长子。同治四年(1865),袭亲王爵和旗札萨克职。先后任御前大臣、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九门提督、崇文门监督等要职。在京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