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卧·祖拉陈哇

巴卧·祖拉陈哇

1504—1566

明代藏族学者。拉萨西部聂塘人。属尼雅氏族。5岁被比丘恰隆巴认定为康区乃囊寺巴卧系活佛二世。后迎往西藏洛扎卓波寺主持,从上师多丹根顿嘉措读藏语文。9岁随噶玛噶举派红帽系四世却吉查巴受沙弥戒及比丘戒。12岁随达波班哲达却结甸贝坚赞听新旧密咒诸法,随卫地癫僧海如嘎衮噶桑波听大手印教授,从夏鲁大译师却琼桑波受具足戒。29岁赴工布,在森波朋巴罔师事噶玛噶举派八世活佛弥觉多吉,取名贝·祖拉陈哇,后该活佛系每人前均加“巴卧”一词(意“勇者”),以示该系之传承。随师广听五明之学,终成一代名家。著有《金刚亥母大释》、《入行论释》、《历算论宝库》、《医方四续释》等。尤以《贤者喜宴》一书闻名于世。该书详述西藏诸派教法历史,独有见地。此书动笔于1545年,成书于1564年,绝大部分章节完稿于洛扎代哇宗拉隆寺(属乃谿卡),故又称《洛扎佛教史》。全书5编17章,记述印度佛教及王统史、吐蕃王统史、西藏佛教各派教法史、汉地、于阗、西夏、蒙古等王统及教法史、律学源流史、论师及译师史、五明源流史。尤以吐蕃王统史的史料最为罕见翔实,其中有关吐蕃社会制度、阶级等级、赤松德赞及赤德松赞时兴佛盟文,吐蕃晚期奴隶大起义等史料,均为诸书所鲜见。吐蕃史部分与成书于11世纪的《德乌佛教史》可谓姐妹篇,为治吐蕃史者必读之作。有关《噶玛噶举教派史》内容最为丰富,是研究元明藏族史的珍贵文献。许多史料为其它汉藏文史书所不载。

猜你喜欢

  • 完颜永功

    1154—1221金宗室、大臣。名又作允功、惟功。本名宋葛,又名广孙。女真族。完颜氏。世宗子。勇健,涉书史,好法书名画。世宗大定四年(1164),封郑王。后进封隋王、曹王。十五年(1175),任刑部尚

  • 贵由赤竞走

    元代蒙古宫廷组织的长跑比赛。亦称“放走”。“贵由赤”亦作“贵赤”,蒙古语音译,意为快走健脚者。起初旨在锻炼和选拔士兵,“使服特别之任”。其后成为例行体育竞技。据《南村辍耕录》、《泺京杂咏注》等载,每年

  • 万丹

    见“悉万丹”(2077页)。

  • 手镰

    壮、布依、瑶等民族古老的收割工具。亦称禾剪、摘刀、手捻刀。壮语称“特苡”。由远古石、蚌、竹、木片割穗工具演变而来。在手掌可握的半月形木片上,嵌一块长3厘米,宽约1厘米的铁片作刃,用来逐根逐穗地剪断稻秆

  • 乾陀罗

    西域古国名。见《洛阳伽蓝记》。《魏书》、《北史》西域传作乾陀,在乌苌西,本名业波,为哒所破而改名。同传小月氏国也指该国,都富楼沙城。其王为大月氏王寄多罗子。寄多罗西徒后令其子守此城,因

  • 羊卓万户

    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又作俺卜罗万户。世祖至元二年(1265),国师(后升号帝师)八思巴与其弟白兰王恰那多吉返萨迦(今西藏萨迦县),总制院派遣官员阿衮、弥林前往协助在乌思藏设置“郡县”。约于五年(1

  • 阿木沟站

    清代驿站名。内蒙古古北口驿道上的蒙古站。也称阿美沟。西南距锡尔哈站60里,东北至卓素站70里,东距赤峰约120里,北距大庙约20里。

  • 李老谷站

    元代驿站名。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中路驿道所设驿站之一。南距枪杆岭站10余里,北接龙门站。驿路由谷中穿过,过谷后可望见尖帽山,是元廷埋葬后妃的陵地。

  • 龙江府

    地区名。位于今黑龙江省西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升黑水厅置。治所即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辖域南北660余里,东西660余里。东界海龙府拜泉县,西接札赉特旗,南邻安达厅,北连西布特哈。虞、夏、商、

  • 后燕昭文帝

    见“慕容熙”(24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