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屯齐

屯齐

1614—1663

清朝将领。贝勒图伦次子。崇德元年(1636),随武英郡王阿济格征明。四年(1639),随郑亲王济尔哈朗攻明锦州、松山、杏山。因功封辅国公。五年,随睿亲王多尔衮围明锦州。六年,从太宗征明,于锦州、塔山败明兵。复随多尔衮围锦州。顺治元年(1644),晋封固山贝子。随豫亲王多铎入山海关,追击李自成起义军,转战陕西、河南。二年,同图赖等率军渡长江,于芜湖俘朱由崧,灭弘光政权。同年,授镶蓝旗满洲都统。三年,随肃亲王豪格西征,镇压农民起义军。五年(1648),拜平西大将军,同韩岱等镇压陕西回民起义。后赴阿济格军,驻大同。六年,晋封多罗贝勒。随敬谨亲王尼堪征南明桂王至湖南,九年(1652),随尼堪于湖南镇压张献忠部起义军。诏为定远大将军。十一年,以尼堪战役坐罪削爵。后封镇国公品级。十五年(1659),随信郡王多尼赴云南征朱由榔,降其众,朱由榔出逃缅甸。

猜你喜欢

  • 克雅可

    柯尔克孜族传统拉弦乐器。柯尔克孜语音译,亦译“克雅克”。即二弦提琴。流行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琴身约长60—70厘米,用整块松木凿成,琴箱扁圆形,上宽下窄;琴颈细长,琴腹蒙以驼皮(多用小骆

  • 土吏目

    官名。吏目为明代知州、安抚使、招讨使、长官等的属官,秩正九品或从九品,或无品级。掌收发上下移文或司奸盗、察狱囚及官署事务。少数民族地区土司亦设此官,以当地头领为之,助主官处理土司事务。亦有降职土官授此

  • 黑水州

    唐置地方政区名。因置于黑水(今黑龙江)地区而得名。 ①贞观十四年(640)设。州治故址应在黑龙江中下游地区。史载是年黑水靺鞨遣使朝唐。唐以其地置州,此后贡使“每岁不绝”。 ②开元十四年(726),唐于

  • 努素甫别克·沙依克斯拉木

    1857—1937新疆哈萨克族诗人。幼年就读于宗教学校,接受旧式教育。成年时前往布哈拉继续深造,毕业后从事文学创作,并研究东方古典文学、民间文学和语言。曾精读费尔多西、尼扎米、纳瓦依、加米、福祖利、玛

  • 绰金汰

    ?—1865清末内蒙古东部地区“老人会”(蒙古语称“勿不格得楚格拉”)领导人之一。又作朝根岱。卓索图盟土默特左旗(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蒙古族。咸丰十年(1860),组织“老头会”赴京控告该旗札

  • 祭谷娘

    德昂族对传说中稻谷的女性保护神——谷娘的祭祀活动。祭祀分三个时节进行。春播前,全村共择一吉日,宰杀鸡、猪、牛,人们着盛装,携炊具、大米、粑粑,敲起铓锣和象脚鼓到地里,请佛爷、长老念经,祈求来年谷物丰收

  • 分得拨什库

    清代官名。满语汉译。初称代子,清太宗天聪八年(1634),改为“骁骑校”,是佐领的副手,协助管理本佐领事务,终清一代不改。参见“拨什库”(1377页)和“骁骑校”(1782页)。

  • 阿只吉

    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察合台之曾孙,不里之子。元宪宗(1251—1259年在位)初,父死后,承袭太原份地。1260年与诸王共戴忽必烈即大汗位,以功备受信任。后受命驻镇别失八里,兼辖天山南路畏兀儿

  • 诺伯

    彝语音译。又作诺波。“诺”意为“黑彝”, “伯(波)”意为“好”,全意为“好黑彝”或“好骨头黑彝”。解放前四川大小凉山奴隶主以血统划分的奴隶社会阶层之一。是奴隶主阶级血统论的产物。黑彝奴隶主自诩骨头和

  • 坊头

    明中叶至清同治前保安族社会基层组织村坊的头人。由当地地主豪绅担任。明末清初,居保安城外保安人聚居区下庄的居民,分属4坊,每坊设头人1人,总称“四坊头”。又因分属4个马姓家族,故又称“四坊马家”或“德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