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利啜
唐代西突厥贵族。又作屈利啜。乙毗射匮可汗重臣。贞观十五年(641),联合弩失毕部逐乙毗咄陆可汗,在唐朝支持下拥立乙毗射匮可汗为北庭可汗,辅佐治国,结好焉耆,为其弟聘娶焉耆王龙突骑支之女。焉耆王自恃有北庭汗王支持,疏唐拒不朝贡。十八年(644),唐安西都护郭孝恪伐焉耆,执龙突骑支,留焉耆王弟龙栗婆准摄国。他乘唐军还师之虚,率军攻取焉耆,囚龙栗婆准。又出兵追击唐军,为郭孝恪败于银山。以后事迹失载。
唐代西突厥贵族。又作屈利啜。乙毗射匮可汗重臣。贞观十五年(641),联合弩失毕部逐乙毗咄陆可汗,在唐朝支持下拥立乙毗射匮可汗为北庭可汗,辅佐治国,结好焉耆,为其弟聘娶焉耆王龙突骑支之女。焉耆王自恃有北庭汗王支持,疏唐拒不朝贡。十八年(644),唐安西都护郭孝恪伐焉耆,执龙突骑支,留焉耆王弟龙栗婆准摄国。他乘唐军还师之虚,率军攻取焉耆,囚龙栗婆准。又出兵追击唐军,为郭孝恪败于银山。以后事迹失载。
1662—1723清代西藏地方高僧。藏族。甘南卓尼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任甘丹赤巴。五十七年(1718),为桑耶寺经堂举行供养经藏佛像开光。五十九年(1720),同甘丹赤巴更顿彭错往羊热山口迎
唐代在回纥地区建置的羁縻机构。永徽(650—655)中以薛延陀部置。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职位世袭,侨治宁朔(今陕西靖边县东)。下辖姑衍、步讫若、嵠弹、鹘、低粟等5州。隶夏州都督府管辖。
高山族语音译,意为“土地所有者”。旧时台湾高山族排湾人地区村社头人。世袭。可向村民征收农租、猎租、渔租、水租等,及征派各种劳役。自己不参加劳动,靠剥削为生,有些大头人辖数村社至十数村社,且有领主性质。
参见“其拉”(1349页)。
见“出万山卫”(568页)。
见“阿悉结”(1216页)。
①自治州名。在四川省西部。与云南、西藏自治区、青海相邻。古为羌戎之地,唐、宋属吐蕃,元之朵甘思地,明之朵甘卫地,清为孔撒、麻书白利三土司地,清末置川边道,1914年属川边特别区,后复改道。1935年中
清代文献对部分高山族的称谓。泛指居住在凤山县(今属台东县)境傀儡山周围的高山族。据《番俗六考》:共有“番社”54个。他们居于深山险隘,少与外人接触,自幼习镖刀,弓矢,“镖箭一发无逸”。主要以狩猎为生,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哈撒儿)十五世孙诺颜泰有四子:僧格、索诺木、鄂木布、伊尔札布,初游牧于呼伦贝尔,称阿噜蒙古。后迁阴山之北,分牧而处,以后遂称四子部落。后金天聪四年(1630),归后金
见“特楞古特”(18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