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尔补

尔补

即“布尔杂补”(469页)。

猜你喜欢

  • 唐时南诏王室称谓。《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新唐书·南蛮传》:“蛮谓王为‘诏’”,“其先渠帅有六,自号‘六诏’,兵力相埒,各有君长,无统帅。”“王(诏)坐东向,其臣有所陈,以状言不称臣。王自称曰‘元

  • 清远监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建年不详。驻地在清远军城(今宁夏中卫县东南),防卫首都以南要冲。

  • 卫拉特

    蒙古族一支,漠西蒙古诸部总称。蒙古族oirad的汉译,蒙元时期译为斡亦刺、外剌、外剌歹,明代译为瓦剌,清代译为卫拉特等。汉语“亲近”之意,常引申为“近亲者”、“邻近者”、“同盟者”。一说意为“林木中百

  • 昔阳亭

    春秋时白狄鼓氏都城。位于今河北省晋县西北。晋悼公(前573—前558年在位)时,白狄东迁,鼓氏进至今河北晋县西,建都昔阳亭。周景王十八年(前527),遭晋正卿中行穆子(荀吴)围攻,鼓氏食尽力竭而降,鼓

  • 黎州安抚司

    见“黎州土百户”(2515页)。

  • 热西尼玛

    见“对音库尔呼图克图二世”(643页)。

  • 西祁土司

    明朝土族土司。以别于东祁土司而言。因居青海西宁县祁家川,与东祁土司所居青海乐都一西一东相对,故名。自第一代土司祁贡哥星吉(明封副千户)起,至末代土司祁昌寿(袭指挥使)止,共19代。附:西祁土司世系(居

  • 晾马台

    ①指蒙古族牧民用于控马、吊膘的场地。场上立木桩,系以绳索。至秋高马肥之时,将备用的马匹笼以衔辔,控之于桩,不使饮水食草、奔腾。每匹马控三五日或七八日,每日一匹控半天,使之膘实、耐跑、耐饥,再用于作战、

  • 山越

    古族名。百越族后裔,一说为百越的一支。其名最早见于《后汉书·灵帝纪》。分布甚广,汉末至隋唐时主要散居于今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安徽、江西、湖南等省的边远山区。“依阻山险而居”、“俗好武习战”、“不纳

  • 建平

    ①后赵高祖明帝石勒年号。330—333年,凡4年。 ②西燕慕容瑶年号。386年,凡1年。③后燕中宗昭武帝慕容盛年号。398年,凡1年。④南燕世宗献武帝慕容德年号。400—405年,凡6年。 ⑤北魏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