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完颜珣

完颜珣

1163—1224

即金宣宗。本名吾睹补,亦作吾都补,大定二十六年(1186),世宗赐名廅。章宗又赐名从嘉。女真族。完颜氏。世宗孙,显宗允恭长子。大定十八年(1178),封温国公,加特进。二十九年,进封丰王,加开府仪同三司,累判兵、吏部,又判永定、彰德等军。章宗承安元年(1196),进封翼王。泰和八年(1208),进封邢王,又封昇王。至宁元年(1213),纥石烈胡沙虎杀卫绍王,自彰德府(今河南安阳市)被迎立为帝。以纥石烈胡沙虎为太师、尚书令兼都元帅,封泽王。改元贞祐,立子守忠为皇太子。翌年,遣尚书右丞相完颜承晖向蒙古军求和,接受全部议和条件,献纳童男女各500、彩绣衣3千、御马3千匹及大批金银珠宝,并把卫绍王女歧国公主献给成吉思汗,蒙古军北返。下诏许人纳粟买官。五月,迁都南京(即汴京,今开封市),极大动摇人心,蒙军闻之复发兵。驻涿州、良乡一带以契丹人为主的乣军首先起兵,大败金兵后降蒙。各地投降派、地主纷纷降蒙。金统治陷于土崩瓦解。蒙古军连续攻下景、蓟、顺等州,围中都(今北京市)。三年,派元帅左监军永锡等领中山、真定等州兵四万救援中都,至涿州旋风寨,遇蒙军,大败。中都、北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相继失陷。此后,山西、河北重镇连续陷于蒙古。期间锦州张氏独立称王,辽东契丹军乘机反叛,蒲鲜万奴亦自立为王,山东等地人民纷纷起义。面对蒙古威胁,又发动侵南宋战争,企图扩地南逃立国。遭宋军民及抗金义军激烈抗击,陷入腹背受敌,被迫在北方和南方同时作战。五年(1217),复派元帅左都监乌古伦庆寿等领兵侵宋,未成功。兴定三年(1219),杀术虎高琪。五年,又杀左副元帅、枢密副使仆散安贞及其二子。内部倾轧,使金朝统治更濒临灭亡。元光二年十二月(1224年初),遗诏立太子完颜守绪(哀宗)继位。正大元年(1224),谥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庙号宣宗。

猜你喜欢

  • 牙孙

    蒙古语音译,又作牙速。《元朝秘史》译作“骨头”,《华夷译语》释为“骨”。即“族系”之意,为蒙古氏族部落制度下的一种亲族集团。古代蒙古社会的基本因素为斡孛黑(氏族),随着人口繁殖,斡孛黑分衍为若干个,凡

  • 清江郡

    古郡名。隋大业(605—618)初,改庸州置,治所在盐水县(今湖北长阳西)。义宁二年(618),改为施州(今湖北恩施县),土家、苗等族先民居此。

  • 田五

    ? —1784清初回民起义首领。又名田富。甘肃海源小山(今属宁夏海源)人。回族。幼时师事哲赫林耶派创始人马明心,为“海里凡”(学生之意)。挂幛(结业)后,为阿訇,世称为“田五阿訇”。乾隆四十六年(17

  • 吐延

    295—329晋代吐谷浑王。鲜卑慕容氏。※吐谷浑长子。史称其雄姿魁杰,勇力过人,羌人惮之。慕诸夏之风,自号“项羽”,以示有逐鹿中原,决天下雌雄之志。晋元帝建武元年(317),父卒,嗣立,其统治地区,南

  • 黎亚义

    ?—1833清道光朝黎族起义首领。海南岛儋州人。黎族。道光十三年(1833),儋州大旱,地方官吏、汉族地主及高利贷者趁机盘剥,黎人蓄恨。是年七月,与薛凤章(汉族)等于儋州龙头、薄沙等黎峒倡导起义,“贫

  • 匈奴青铜饰牌

    古代匈奴人的装饰品。因出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故亦称鄂尔多斯青铜饰牌。匈奴人在长期游牧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的青铜文化,其中包括青铜短剑、铜刀等兵器,马衔、马镰等马具,带扣、饰牌等装饰品。青铜饰牌装饰于

  • 西陲总统事略

    书名。初称《伊犁总统事略》。原为汪廷楷辑编,后经祁韵士改订,嘉庆十三年(1808)由伊犁将军松筠审定。全书12卷。一卷叙清廷统一天山南北及伊犁设防兴屯经过。二卷为天山南北路图说。三卷叙南北路境域、山水

  • 玄烨

    1654—1722清朝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世祖福临第三子。1661—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顺治十八年(1661)嗣位,时年8岁,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辅政大臣代理国政。康熙六年(16

  • 仡僚

    古族名。又称※葛僚,唐代对仡佬族先民的称呼之一。僚,原作獠。宋代又有※佶僚、仡佬等称;元代有僚、土僚、仡佬、红仡僚。至明清两代又出现仡佬、革老、花仡佬、红仡佬、打牙仡佬、剪头仡佬、披袍

  • 莫折念生

    ? —527北魏末羌人起义首领。※莫折太提之子。魏明帝正光五年(524)六月,随父起义,据秦州城(今甘肃天水)。同年,父死,袭领其众,自称天子,建号天建,置百官,大赦。十月,遣都督杨伯年、樊元、张朗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