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女真进士题名碑

女真进士题名碑

碑名。又称“宴台碑”、“宴台女真国书碑”等。以女真文字题刻,记录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及第进士的情况,包括试题、考中者姓名及其里贯等内容。共有女真文字23行,据道光年间拓本,额题12字,正文尚存1116字。是研究女真文字和金代科举制度的重要资料和文物。立于河南省开封市曹门外东北7里的宴台地方。此地在北宋时为首都汴梁的东郊,为皇帝每年春耕藉田时祀先农之处,祀毕即在此地以享胙宴百官,故名宴台。金迁都汴京后在此建学宫,故每次考完进士后所刻进士题名碑均置于此。该碑为唯一传世的一块。原用汉字、女真字将同一内容分刻两面,明宣德二年(1427),当地人磨去该碑的汉字一面,改刻了修河神庙碑,致使女真文一面失去对译的汉文,给后人解读造成一定困难。现存开封地区博物馆,碑的下部字多漫漶。南宋人周密的《癸辛杂识》一书最早提及此碑。最早著录女真字碑文的是清代王昶的《金石萃编》。最先发表的拓本是清道光十三年(1833)刻印的刘师陆的《女真字碑考》,此文后转载于1936年出版的《考古》第5期。国外学者在上个世纪已有人研究此碑,如法国德维利亚撰的《宴台碑考——关于女真文的论文》一文,载于《河内远东研究院院刊》1882年第1卷。日本《史学杂志》也在1909年第20编第6号上发表了拓本照片。我国学者罗福成、王静如等,在解放前也对此碑作过解读。金光平、金启孮在《女真语言文字研究》一书中,对该碑的解读最详尽。

猜你喜欢

  • 杨蕴

    宋代诚、徽州领主。一名杨通蕴。诚州(今湖南靖县)人。侗族。五代时大姓豪族,十峒总首领※杨再思之后裔,世袭其爵。唐时为溪峒州,宋初杨氏居之,号十峒首领,以其族姓散掌州峒,史称“诚州杨氏”。因其才雄过人,

  • 狼山都督府

    唐在突厥地区设置的羁縻机构。高宗永徽元年(650)以平服车鼻可汗后置,析其众于郁督军山(又称乌德犍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北)。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职位世袭。隶单于都护府管辖。

  • 伊克和卓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封建主。又称佛和卓、乌什和卓。多斯和卓裔,清二等台吉阿卜都尔璊祖父。初隶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统治时(1697—1727),因布拉呢敦兄弟被拘伊犁,为叶尔羌(今莎车)、喀什噶尔(今喀什)

  • 多布加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为一证物名称。珞巴族习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珞瑜地方。凡双方发生纠纷,经中间人调解后,问题已经解决,为恐反悔,双方在一片石块上,涂上火胶,待其熔化时,让双方盖上特殊印记,以作和

  • 桃槐

    西域古国名。有谓在今帕米尔阿赖谷地一带。西汉武帝(公元前114—前87年在位)时有户700,口5000,胜兵1000。属西域都护。居民从事游牧。

  • 三乃卡

    见“帕玉乃卡”(1399页)。

  • 嵩祝

    1657—1735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赫舍哩氏。岱衮子。顺治十八年(1661),袭骑都尉。康熙二十三年(1684),迁护军参领。三十三年(1694),擢内阁学士。同侍郎珠都纳等往会盛京将军,发海运

  • 东魏

    朝代名,南北朝时期北朝之一。皇室为鲜卑拓跋氏(元氏)。北魏末年,权臣大丞相高欢擅政。永熙三年(534),孝武帝※元修为高欢所迫,西奔关中(今陕西中南部)依宇文泰。欢另立元善见为帝(孝静帝),迁都邺(今

  • 关门节

    亦称“进洼”,傣语作“毫瓦萨”。云南信仰小乘佛教的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时间在傣历九月十五日(约当夏历六月中旬),从这天起至※开门节的3个月为安居斋戒

  • 万部华严经塔

    辽代佛塔。俗称白塔。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具体建筑年代史籍无载,亦无碑铭可考。《归绥县志》称,传辽圣宗时(982—1031年在位)建。一说辽道宗(1055—1101年在位)时崇尚佛教,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