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语官职
据历史记载,女真族于建国前,乌古逎时期(1021-1074)始建官属,时官称多以女真语名之。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金(1115年)后,于建国初期仍沿用。汇如下表。金熙宗完颜亶(1135-1149)实行改革,全面采用汉官制,原称大都废除。详况分见诸条。
名 称 | 职 司 | 出 处 |
勃极烈 | 建国前为“部 落长”。 建国 后各冠专名, 授宗室功臣, 位尊权大 | 《金史·百官 志》、 《撒改 传》 |
孛堇(勃堇) | 部族长 | 《金史· 兵 志》、 《百官 志》 |
忽鲁 | 统数部者 | 《金史·百官 志》 |
都勃极烈 | 百官之首。金 太祖以是职 称帝,后不再 授人 | 《金史·百官 志》、 《国 语 解》 |
谙班(汉意: 尊大)勃极烈 (谙版孛极 烈) | 最尊官。授之 为储嗣 | 《金史·熙宗 纪》、《熙宗二 子传》 |
国论 (汉意: 贵)勃极烈 | 国相 | 《金史·百官 志》、 《撒改 传》 |
国论忽鲁(汉 意:总帅)勃 极烈(国论胡 鲁勃极烈) | 国相 | 《金史·百官 志》、《杲传》 |
国论左勃极 烈 | 国相。 佐政 | 《金史·百官 志》、 《宗 干 传》 |
国论右勃极 烈 | 国相。 领军 | 《金史·百官 志》、 《宗翰 传》 |
国论昊(昃) 勃极烈 | 阴阳之官 | 《金史·蒲家 奴传》、《国语 解》 |
移赉(汉意: 第三)勃极烈 | 第三位贵官。 领军 | 《金史·太宗 纪》、 《国 语 解》 |
阿买勃极烈 | 留守京师,治 城邑 | 《金史·辞不 失传》、《国语 解》 |
猜你喜欢
达磨赞普愿文
敦煌吐蕃藏文文献,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34号卷子。全卷50行。为吐蕃末代达磨赞普的礼佛发愿文。当写于公元836—842年间。卷首载:“赞普天子乌东甸(即达磨赞普)之功德发愿”。卷尾四个汉字为“赞
马黑麻·乞儿吉思
见“马黑麻·柯尔克孜”(186页)。
中共绥察边区委员会
抗日战争时期绥察地区党的领导机关。1941年3月,由于绥远敌占区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变化,根据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向东发展的需要而成立。领导绥远、察哈尔地区党的工作。白如冰任书记,白成铭任组织部长,王聚德
和博克萨哩
即“霍博克赛里”(2549页)。
骨咄
西域古地名。见《新唐书·西域传》。《隋书》作诃咄。《大唐西域记》作珂咄罗。《新唐书·地理志》作骨咄施。《册府元龟》作骨吐。或译胡塔梁。大业十一年(615)向隋遣使贡献。龙朔元年(661)唐以骨咄施沃沙
乞思合儿
见“喀什噶尔”(2205页)。
南夷道
古道名。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为加强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治理,纳唐蒙建议,设置犍为郡(今四川宜宾),征发士卒修筑此道,从僰道(宜宾)修至夜郎牂牁江(北盘江)流域。自此向西可直抵滇中地区。
旺布多尔济
?—1757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额璘沁子。乾隆十四年(1749),以追执乌梁海逃入巴党等,授二等台吉。二十年(1755),父卒,袭辅国公。随西路军征
来阿八赤
?—1288元朝将领。又作阿八失、阿八赤。唐兀人。术速忽里子。初为宪宗宿卫,随军攻宋,后奉命往监元帅纽邻军,领兵驻重庆铜罗峡,击败宋援军都统甘顺军。至元七年(1270),随军攻襄樊,奉命督运粮械。十四
阿旺罗桑扎喜
见“智华嘉措”(22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