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天宝之战

天宝之战

唐王朝与南诏之间战争。开元年间(713—741),唐玄宗为了与吐蕃争夺洱海地区控制权,支持南诏王皮逻阁统一六诏。皮逻阁统一六诏后,把势力逐渐扩展至滇池地区,与唐王朝发生矛盾。天宝七年(748)皮逻阁卒,子阁逻凤继位。云南郡太守企图以皮逻阁嫡子取代阁逻凤,还在南诏课以重税,并侮辱阁逻凤妻女,上奏阁逻凤有不轨图谋,唐朝积极准备对南诏进行军事征讨。天宝九年(750),南诏发兵攻占姚州,杀张虔陀,并夺取三十二羁縻州。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军进抵曲靖。阁逻凤遣使请和,愿退出所占羁縻州,并说明吐蕃对南诏正“以众相威”和“以利相导”。若不许和,将弃唐归附吐蕃。鲜于仲通扣押南诏来使,自恃兵众,率军直逼洱海。天宝十一年(752),南诏联合吐蕃,大败唐军,史称第一次天宝战争。继鲜于仲通任剑南节度使的杨国忠,一面掩盖失败,一面从各地征兵十万。天宝十三年(754),命李宓率军再征南诏。阁逻凤用计诱唐军深入至太和城。唐军不习水土,疾病流行,不战自溃。南诏发兵击之,唐军“流血成川,积尸壅水”,全军覆没,史称第二次天宝战争。两次天宝战争,使唐王朝损失惨重,近20万官兵“弃之死地,只轮不返”。南诏王阁逻凤始终未忘世代受唐册封、诏赐,立《德化碑》申明被迫而叛,并期有朝一日重新事唐。

猜你喜欢

  • 阿鲁丁

    见“玉元鼎”(475页)。

  • 蓝廷珍

    1663—1729清朝将领。畲族。福建漳浦(今云霄县)人。字荆璞,少耕田,善骑射。得同族定海总兵蓝理器重,入伍为定海营把总。康熙三十四年(1695)迁温州镇标左营游击,以善捕海盗闻名,累有战功,升福建

  • 西夏须知

    书名。1卷。宋刘温润撰,已佚。本书为内殿承制,鄜延都监刘温润守延州时编录西夏境内杂事,凡15条目。清代已非全帙。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尤袤《遂初堂书目》、郑樵《通志·艺文略》、

  • 好太王碑

    高句骊第十九世王(392—413年在位)墓碑名。王名谈德(《梁书》、《北史》作“安”),谥号全称“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亦简称“广开土王”。“太”,一作“大”。立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清光

  • 南撒里

    见“王政”(202页)。

  • 俄蒙商务专条

    ※《俄蒙协约》的附约。1912年11月3日沙俄政府诱迫外蒙古封建主与《俄蒙协约》同时签订。共17条。公开规定沙俄在外蒙古享有各种特权,即可以在外蒙古境内任意居住和往来、租借和购买土地、自由经营各种商业

  • 包衣

    满语音译。意为半截句“家里的”,即“奴仆”。清代掌管皇家事务内务府所属人丁的总称。原从“包衣阿哈(家里的奴仆)”一称中分离出来。后金国建立前后,统称包衣阿哈。多来自被掠人口、“家生子”等等,被女真贵族

  • 炳图伊勒登

    见“丙兔”(493页)。

  • 史继先

    ?—780唐朝突厥族将领。阿史那氏。后突厥可汗※默啜孙。墨特勤※阿史那逾输之子。开元四年(716)率众投唐,授左金吾大将军、酒泉郡太守、河西节度副使。肃宗时赐姓史,官至右神武将军,封颍国公。建中元年(

  • 诺鲁孜

    见“诺劳孜”(19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