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清一统志

大清一统志

书名。清全国地方总志。清官修。清代编撰《一统志》凡三次:第一次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陈廷敬、徐乾学领其事,乾隆八年(1743)书成。342卷。次年刊行。第二次续修始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四十九年(1784)书成。凡500卷,收入《四库全书》。第三次重修始于嘉庆十六年(1811),穆彰阿等修,李佐贤等总纂,道光二十二年(1842)书成。560卷。三修因在嘉庆年间,又以嘉庆二十五年(1820)为下限,故又名《嘉庆重修一统志》。该书记述嘉庆以前清王朝疆域政区状况。体例因受《禹贡》及历代正史地理志等的影响,采取先分省编排,每省再先列图、表,继以总序,再以府、直隶厅、州分卷。内容丰富,包括各地区的疆域、建置沿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人物事迹及土产等。有1943年涵芬楼影印本。是研究我国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对满族及诸少数民族史的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娅拜节

    壮语音译。亦译“哑摆节”。壮族节日。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者宁、索乌一带。在每年夏历四月兔日举行。届时,集体集资买1头牛、2口猪、2只鸡和48尾鱼作祭品,前往娅拜山举行祭祀。男女老少均到场

  • 鲁胤昌

    见“鲁允昌”(2267页)。

  • 李横冲

    见“李嗣源”(1043页)。

  • 介赛

    见“宰赛”(1949页)。

  • 德和洋行

    解放前新疆乌兹别克族商行名。1881年塔什干乌兹别克人美尔沙里巴依和拉合满巴依创设,位于塔城。主要经营棉花、皮毛等土特产的出口,并输入俄货。不久,美尔沙里巴依移居乌鲁木齐。因招收通晓汉语的哈孜巴依为领

  • 郁立师国

    西域古国名。王治内咄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境)。东与车师后城长,西与卑陆,北与匈奴为邻。西汉武帝(前141 —前87年在位)时有户190,口1400余,胜兵300余。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都尉、译长各1

  • 伏羲

    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又称包牺、宓羲、伏戏、庖牺、炮牺等。传说为华胥氏所生,“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诗含神雾》)。曾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结绳为网以渔

  • 阙特勤碑

    突厥文碑铭。1889年俄国雅德林采夫在蒙古国鄂尔浑河流域和硕柴达木湖畔发现。碑今仍存原地。为大理石制成,上刻汉文、突厥文碑文。突厥文碑正文60行,刻在大小两块石碑上。小碑一面写13行,应为碑文开头部分

  • 邯郸

    故匈奴王。汉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偕※于军等率众归附汉朝,受隆重礼遇,被封为翕侯。武帝元光四年(前131),以坐不请谒太后于长信宫黜侯爵。

  • 伊斯兰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系阿拉伯文音译,原意为“顺从”,指顺从该教唯一的神“安拉”(中国穆斯林亦称“真主”)的旨意。在中国又引申为“和平”、“安宁”之意。中国旧称“大食法”、“天方教”、“清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