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赞
渤海国宗王。末王※大諲譔子。乾化二年(912)五月,奉命朝后梁,献方物,梁太祖朱温厚加赏赐。
渤海国宗王。末王※大諲譔子。乾化二年(912)五月,奉命朝后梁,献方物,梁太祖朱温厚加赏赐。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松阿哩卫,并说。清代有松阿哩乌拉(今松花江),源出长白山,北流会嫩江、黑龙江入海。
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上白头山巅之火山口湖。湖面海拔2155米,面积9.2平方公里。湖水由北部缺口闼门流出,为松花江的源头。满族统治者在《满洲源流考》中以此池为背景,依传说描述其始祖布库哩雍顺,是三仙女下
唐代南诏重要碑刻。南诏赞普钟十五年(唐大历元年,766)立。碑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阁罗凤之清平官王蛮盛撰文,杜光庭正楷书写。碑文40行,碑阴题名41行,共5千余字。主要记载南诏初
辽代中期名医。字撒不惋。契丹族。为皇族五院部之后。辽圣宗时人。精于医,史称其:“察形色能知病原。虽不诊候,有十全功。”(《辽史》卷108)枢密使耶律斜轸妻患沉痾,易数医不能治,请往视之,诊心积热,不施
?—1773清代藏族王公。七世达赖喇嘛之兄,索诺木达尔扎之子。雍正十三年(1735),承袭桑日、桑珠颇章和桑耶庄园,清赐予阿齐图达尔罕头衔及印章。乾隆九年(1744),袭父辅国公爵。多次参与典礼、巡游
1668—?清代青海地区高僧。藏族。出生于贵德之贡哇村。13岁入哲蚌寺郭莽扎仓学习经典。27岁参加大祈愿法会巡回辩论,拜第一世嘉木样协巴等师。曾任布达拉宫卓尼尔。28岁任戒律喇嘛,并任参卓堪布。雍正十
云南铜石并用文化遗址之一。地点在今剑川县海门口。1957年兴修水利挖掘河道时发现。为湖滨村落遗址,有成排的木桩柱224根,其房屋为南方式高脚房。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骨器和少量铜器。石器多数为通体磨光的
即“沮渠牧犍”(1512页)。
?—1674清初武官。镶蓝旗人。康熙十三年(1674),以佐领从平南大将军赉塔征叛藩耿精忠部将曾养性率众6万攻城,坚守城池,久攻不下。后以参将武灏通敌献城,力战阵亡。
明代湖广保靖州土官。土家族。保靖州(今湖南保靖县)两江口长官※彭胜祖子。弘治十年(1497),入粟嗣父职。十四年(1501),奉调随征贵州普安彝族女首领米鲁,破大小盘江、陆卜、毛口等处,救出被虏杨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