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左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塔山前卫。正统十一年(1446)十月,塔山卫都指挥佥事弗剌出奏其所辖地广人众。为便于管理增设此卫,以弗刺出掌之。次年,颁给“塔山左卫之印”,其北面款“礼部造,正统十二年”。因部族迁徙,其辖境初在依兰以西蚂蚁河一带。后迁于松花江左右之扶余、前郭尔罗斯、农安等地。明后期南移近开原,成为女真哈达部。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塔山前卫。正统十一年(1446)十月,塔山卫都指挥佥事弗剌出奏其所辖地广人众。为便于管理增设此卫,以弗刺出掌之。次年,颁给“塔山左卫之印”,其北面款“礼部造,正统十二年”。因部族迁徙,其辖境初在依兰以西蚂蚁河一带。后迁于松花江左右之扶余、前郭尔罗斯、农安等地。明后期南移近开原,成为女真哈达部。
丁零之一部。三国时,丁零除一部分西迁和南移外,在北海(今贝加尔湖)以南、匈奴以北,仍有丁零居住,史称为北丁零,而称康居以北丁零为西丁零。参见“丁零”(13页)。
西夏职官名。佐助各司正、副职管理本司事务,上、次、中、下等很多司中皆设,各司中分设8、 6、 4、 3、 2名不等。
书名。元贡师泰(1298—1362)撰。10卷,拾遗1卷。作者宣城(今属安徽)人,字泰甫,号玩斋。少承其父贡奎家学,又从吴澄受业,复与虞集、揭傒斯等同游。文章具有源本。累官监察御史,吏部、兵部侍郎,礼
契丹早期部落名。为※古八部之一。始见于《魏书》。是称据该书“显祖纪”,他载有异,该书“契丹传”与《辽史·营卫志》记为※“匹絜”与※“黎”两部;《册府元龟》记为“延尔黎”;《通典》记为“匹黎”。据契丹古
哈尼族经营水稻耕作的方式。云南不少山地民族都能开垦梯田,但所垦台数之多、技术之精,首推红河南岸的哈尼族,并别具特色。史载,明初为鼓励农垦,对于率众开荒、扩大耕地的头人,曾授予土官职务。清嘉庆《临安府志
唐代南诏大臣。又名段忠国(一误作段国忠)。白族先民。祖籍武威郡(今甘肃武威),王崧《大理世家》称其为“汉太尉段熲之后”。南诏王阁罗凤(748—779年在位)时,初任大军将(南诏高级将领)。唐玄宗天宝十
南北朝时期北魏法令总称。亦称“后魏律令”。拓跋鲜卑建立北魏后,使用汉族士人,根据《汉律》,参酌魏晋南朝各律,先后九次编纂修定法典。(1)天兴元年(398),道武帝拓跋珪命三公郎王德定律令,申科禁,除前
见“兀山卫”(108页)。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土拉河、喀鲁哈河合流处。东至萨喇博罗图,西抵珠格楞岭,南临达什隆山、北接本部右翼左旗。有佐领1。会盟于汗阿林盟。雍正八年(1730)析郡王车木楚克纳木札勒所辖佐领置,命朋素克喇
?—1516明代湖广容美土豪。又作百里俾。土家族。容美(今湖北鹤峰县)宣抚使田秀庶长子。因受父歧视被逐,不能袭职,怀恨。明正德十一年(1516),趁父外出巡边,暗结父之左右为心腹,杀异母弟田世宗、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