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噶玛拔希

噶玛拔希

(1204或1206—1283)藏传佛教噶举教派噶玛支派中黑帽系第二辈祖师。本名却吉喇嘛。出生于喀木地区之止垅丹巴却秋,其族属哉波务家族,为当地权贵。幼年出家,从都松钦巴之再传弟子学经,取名却吉喇嘛(意为法师)。元定宗二年(1247),任粗朴寺寺主,收徒传法,声名远播。蒙古军南征大理时,于宪宗四年(木兔年,1254),一说在三年或五年,受忽必烈召见,谒忽必烈于绒域色堆旅次,忽必烈挽留左右,辞不就,乃受蒙哥汗之请北上游历传法建寺。六年(火蛇年,1256),谒蒙哥于和林(今蒙古哈尔和林),蒙哥封其为国师,赐金边黑僧帽,约于是时尊称其为“噶玛拔希”(意为噶玛教派之法师),取自其却吉喇嘛之名原意。是为噶玛噶举中黑帽一系之始称。后留侍蒙哥,曾为讲经,并与道家辨法。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位后,失势,曾被流放。至元元年(1264)始获宥,遂启程沿途建寺传法。八年(1271),还粗朴寺。十年,卒。遗嘱保存其遗体,由其弟子辈火化。翌年(1274),攘迥多吉出生,被粗朴寺僧认定为噶玛拔希之转世灵童,迎至寺中,为噶玛噶举黑帽系之第三辈活佛,而以噶玛拔希为第二辈活佛,并追认噶玛噶举派人之创始人都松钦巴为第一辈活佛。从此,藏传佛教各派系中推行有活佛转世制度。

猜你喜欢

  • 万俟丑奴

    ?—530北魏末关陇人民起义领袖。族属匈奴(一说鲜卑)。高平镇(今宁夏固原)人。魏孝明帝正光五年(524),随敕勒首领胡琛于高平镇起义。孝昌元年(525),受命攻魏泾州,连败魏将卢祖迁、崔延伯及萧宝夤

  • 耶律迭里

    ?—926契丹开国初期大臣。为夷离堇楚不鲁子,是辽太宗※耶律德光族兄。契丹族。年幼时多疾,得太祖阿保机抚爱,长成,投阿保机帐下。神册六年(921)正月,受任惕隐,掌皇族政教。三年后,为南院夷离堇。天赞

  • 胤禛

    1678—1735清朝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原名允祯。康熙帝※玄烨第四子。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康熙三十五年(1696),从帝征噶尔丹,统率正红旗大营。三十七年,封贝勒,四十八年,进封

  • 桂海志续

    书名。广西桂林山水志。1卷。明王士性(1546—1598,字恒叔,浙江临海人,汉族)撰。内容记述广西桂林山水及各洞。卷前有《自序》,自称为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的续篇,故名。书中分别记述独秀山、叠彩

  • 黎族的自称。参见“黎族”(2514页)。

  • 遥辇九帐大常衮司

    见“遥辇九帐族”(2371页)。

  • 京师绰罗斯

    蒙古部落分支名。一称京师额鲁特。清代住居北京额鲁特人专称。准噶尔部台吉达瓦齐属裔。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达瓦齐惧,率众遁格登山,为喀喇巴鲁阿玉锡等袭败。复走乌什,为乌什伯克霍集斯诱执,献

  • 古日

    藏语音译。意为“轮流候差”。原西藏地方政府时农奴负担的差役之一,轮流候差为来往的政府官员、贵族、寺院上层、藏兵和投递公文人员提供人力、畜力。以部落或村为单位轮流候差,时间1至15天不等,候差期间各村或

  • 梅山蛮

    唐宋时对居住在邵州一带的瑶民称谓。据《宋史·蛮夷传》:梅山蛮“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澧,而梅山居其中”。同书《蔡奕传》亦云“潭、邵间有上下梅山,……徭人居之”,故名。唐时多从事狩猎和

  • 傣仂文

    参见“傣文”(22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