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庆寺
内蒙古巴林左旗寺庙。清康熙二十年(1681)建于林东镇北山。蒙古语称赛音白斯古郎吐庙。乾隆二十年(1755),西藏达赖喇嘛派坎布道布丹却吉扎拉僧至此,为第一任活佛。民国十九年(1930),因军阀崔兴武部骚扰,迁至白音乌拉苏木查干白其嘎查。建大殿四座,称查干白其庙。有喇嘛近百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减为46人。1949年仍有喇嘛18人。
内蒙古巴林左旗寺庙。清康熙二十年(1681)建于林东镇北山。蒙古语称赛音白斯古郎吐庙。乾隆二十年(1755),西藏达赖喇嘛派坎布道布丹却吉扎拉僧至此,为第一任活佛。民国十九年(1930),因军阀崔兴武部骚扰,迁至白音乌拉苏木查干白其嘎查。建大殿四座,称查干白其庙。有喇嘛近百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减为46人。1949年仍有喇嘛18人。
见“阿旺丹白坚赞”(1243页)。
元明傣族土司名。元至顺二年(1331),与孟广、者样两军民长官司同时置。《明史·地理志》卷46:“孟密宣抚司,北有猛乃、猛哈,东北有孟广等部。”该司与孟广当在孟密附近。一说孟并疑即孟密,盖其地仅一甸,
藏语康巴方言之音译。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基层组织协助村寨头人办事的人。与※“承巴”同属差人(基层组织一职位)。每个村寨均有一名,由寨子推荐比较精干者担当,但须得到部落头人※“洪布”(土官)的认可。主要
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之三氏族,即大贺、遥辇、世里。阻午可汗时(8世纪中),分三耶律为七。契丹建国后,以耶律为国姓,诸耶律皆为皇族。
藏语“乃果尔”,“却果尔”意译。藏传佛教信徒的一种宗教活动。由对佛表示尊敬的一种礼仪演化而来。认为能常围着寺庙、神堂、佛像、经塔、圣山、圣湖等,按顺时针方向(※本教为逆时针方向)绕行,并坚持十万数十万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勒克山卫,并说清代吉林城(今吉林市)西北400余里有勒克山,周百余里。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
书名。元刘仁本撰。6卷。仁本黄岩(今属浙江,亦作天台)人,字德元。历官温州路总管、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方国珍据温、台,入其幕,旋在方国珍兵败时,为朱元璋部将朱亮祖所俘,挞死。其译文原为10卷,已佚。今
1592—1643即清太宗。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自幼好学,勇力绝伦,多有战功,深得父偏爱。天命元年(1616),封和硕贝勒,与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并列为四大贝勒
傣语音译,“波”意为“父”或“长者”,“朗”含有“绳索”或“捆绑”之意,即专以绳索束缚他人的长官。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封建领主召片领及召勐派往下属辖区负责督察工作的特使。大多由领主的家臣或亲属充任,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