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呼德格

呼德格

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蒙古人供奉之吉祥物。用哈达或兽毛、马尾制成,吊于梁架上,象征全家福份均聚集在其上面。祭祀时,用酸奶等涂抹之。位于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之成吉思汗陵园宫帐中,在骨灰匣旁即放着用貂皮和五颜六色彩绸包裹的类似之物,也称“呼德格”。祭祀时吊在宫帐架梁上,以祭品涂之,由格赫庆牙门图(祭祀官名)诵《呼德格祝福词》,把少许食品往西泼散,以示享祭。

猜你喜欢

  • 太赤

    蒙古国将领。又译太出。燕只斤氏。徐国公彻里曾祖。初为太宗(一作太祖)怯薛百夫长。后从太宗窝阔台征金,为马步军都元帅。太宗五年(1233),与阿术鲁统军破徐州,擒金帅国用安。克邳州。八年,太宗分赐诸王勋

  • 宁纯

    唐廉州刺史。字如和。岭南道钦州人。族属乌武僚(壮族先民)。隋合浦太守宁宣之子。自幼聪敏,颇善诗书。唐武德(618—626)初,父病卒,唐高祖下诏钦准其袭父职。勤于政务,抚众有方,州民各安生业,社会秩序

  • 沙剌班

    元朝大臣。字敬臣,号山斋。畏兀儿人。大司徒※阿邻帖木儿长子。能诗文兼工大字,精通畏兀儿文和蒙文,为惠宗妥懽帖睦尔之师。惠宗即位后,深受礼遇,入侍禁中。累官翰林学士承旨、奎章阁大学士、中书平章政事、大司

  • 作业撒

    阿昌语音译,意为“拉婚”。旧时云南德宏阿昌族地区一种缔婚形式。解放前阿昌族青年男女恋爱自由,通过“串姑娘” (阿昌语称※“作涅勤”)往往物色上心爱的对象,当双方要求结合时,却遭父母反对,姑娘和小伙子约

  • 正吉·泽登罗布

    清代康定炉霍尔土司,又名德瓦夏巴。藏族。管理康区十三寺之一炉霍寿寺,委任其弟青则罗桑克珠为寺主,并为该寺制定一整套规章制度,称为“青则罗桑克珠规章”。更寺名为霍尔章古寺,旋改为寿灵寺。与土司联为一体,

  • 黄部

    即“桂娄部”(1802页)。

  • 宁贯娃

    景颇语音译,意为“总头领”。景颇族传说时代的英雄人物。当时居住在“阿桑龙布”,即“石岩洞”,传说该地在今恩梅开江、迈立开江流域一带。教会人们使用各种石器工具,以竹筒、石锅烧水煮饭,用坚硬的络络草杆射杀

  • 戎蛮

    古族名。参见“蛮氏之戎”(2273页)。

  • 札鲁特右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西北部、大兴安岭南段东麓。牧地东界札鲁特左翼旗,西界阿噜科尔沁旗,南界喀尔喀左翼旗,北界乌珠穆沁左翼旗。天聪二年(1628),部长内齐偕色本等率众归附后金。顺

  • 泥涅可汗

    见“移涅可汗”(20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