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后汉书

后汉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南朝宋范晔(398—446)撰。今本120篇,分130卷。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人。官至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在其撰写此书前,已有《东观汉记》等18家后汉书。元嘉元年(424)后,晔以《东观汉记》为主,博采众长,自订体例以类叙法编次,并多录奏疏文章而成。计本纪10、列传80,记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至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共196年史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十志尚未写成,即以谋反罪名被处死刑。梁刘昭给《后汉书》作注时,将晋司马彪《续汉书》83卷中之律历、礼仪、祭祀、天文、五行、郡国、百官、舆服等八志抽出,加以注释,补入是书,成志30卷。宋真宗时合刻,总数230万字。本纪列传中记载了不少民族史资料。其中《东夷传》叙述夫余、挹娄、高句骊、东沃沮、、三韩、倭之历史;《南蛮西南夷传》,简要介绍巴郡南郡蛮、板循蛮夷及夜郎、滇、哀牢、邛都、莋都、冉駹、白马氐等情况;《西羌传》详细记载了西羌的兴起和社会状况,东汉时东羌的反抗斗争及湟中月氏胡史事;《西域传》记叙拘弥、于阗、西夜、子合、德若、条支、安息,大秦、大月氏、高附、天竺、东离、栗弋、严、奄蔡、莎车、疏勒、焉耆、蒲类、移支、东且弥、车师之状况;《南匈奴传》较为详细记载南匈奴的兴衰及与东汉王朝的关系;《乌桓鲜卑传》对乌桓的起源、南迁及鲜卑兴起、发展皆有所论述,是研究东汉时期民族史的重要书籍。纪传为唐李贤注,志为南朝梁刘昭注。论著有清惠栋《补注》、清王先谦《集解》等。版本有淳化五年刻本、南宋绍兴善本、1965年中华书局标点本。

猜你喜欢

  • 鸡冠壶

    又名马镫壶。考古出土具代表性的契丹器物。陶质。生活用品。因其上部形似鸡冠(或马镫)故名。口在上方,一般为管状直口,有的带盖。鸡冠形壶鼻中有孔,穿绳提携(马镫形为双孔,也有的穿孔部分加大,变成半环形把手

  • 向瓌

    唐代武陵僚人起义首领。石门峒人。僚族。原为石门峒(今湖南石门)峒首。广明元年(880),在朗州雷满起义影响下,聚集族人数千,组织“朗北团”,操长刀柘弩攻州县,陷澧州(今湖南澧县),杀刺史吕自牧,自称刺

  • 特毛且

    意为“过大年”。基诺族的传统年节。每年夏历春节前后举行,具体日期各寨不一,由各村社长老※卓巴、※卓生测定。届时长老敲响其家独有的大鼓,宣告新年开始,村社男女老幼便拥至长老家庆贺。人们杀牲、饮酒。是晚聚

  • 建德

    ①北周高祖武帝宇文邕年号。572—578年,凡7年。 ②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正兴年号。?—1172。

  • 丰州

    渤海王国置。为西京鸭渌府所辖四州之一,领安丰、渤恪、隰壤、硖石4县。州治故址众说不一,或说在今吉林省长白山朝鲜族自治县南惠山镇;一说为该县长白镇;有说为该省安图县仰脸山城;又说为抚松县城。辽灭渤海后县

  • 伯牙儿

    见“伯言儿”(1090页)。

  • 口分田

    唐代均田制授田之一。北魏作露田。指受田者有权使用,但无权世袭或变卖的土地。通常占正丁受田数的十分之八。唐代西州(治今新疆吐鲁东南高昌故址)、庭州(治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等地亦行均田制。

  • 河中府

    西域古地名。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长春真人西游记》云:邪米思干(撒马尔罕)大城,西辽时,名为河中府。耶律楚材《再用韵纪西游事》诗“河中花木蔽春山”句下自注:“西域寻思干(撒马尔罕),西辽目

  • 甘肃新通志

    甘肃省方志。(清)升先修,安维峻编撰。100卷。光绪三十四年(1908)成书。在《甘肃通志稿》的基础上删节增补,吸收雍正(1723—1735)以后新资料,重新编纂。分天文、舆地、建置、祠祀、学校、兵防

  • 郎扎热甲节

    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草地牧民的传统节日。又称“墨朵夹果节”。每年夏历五月初四举行。即日草地藏族牧民男女老幼身着民族盛装,以家或村寨为单位,携带食品和帐篷,骑马赶车到野外选好地点,搭起帐篷,聚集在一起,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