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却英多吉

却英多吉

1604—1674

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十世活佛。又作噶玛巴·却英多吉。藏族。生于青海果洛堪希塘。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被迎入寺院学经。次年,举行戴冠典礼,随巴卧祖拉嘉措在拉钦寺受戒,得阅甘珠尔及丹珠尔经,12年间均在粗浦寺学经。其间曾数遣使贡明于,并到蒙古地区传教。四十六年(1618)藏巴汗彭措南杰确立对卫藏的统治后,曾给彭措南杰一方印信,承认其统治。并应邀访问拉萨。藏巴汗死后,又应藏巴汗妻子请,前往桑主则(即日喀则),主持丧礼,访问拉萨大昭寺。建造了迪洛巴、那若巴、玛尔巴及弥拉日巴等噶举巴派大师人物像,并先后朝拜桑耶寺、萨迦寺、腾格里湖等名寺圣地。对藏巴汗丹迥旺波(嘉错南杰之子)与格鲁派的斗争表示厌烦,不介入,反对藏巴汗用兵。崇祯十五年(1642),藏巴汗被支持格鲁派之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俘杀,藏巴汗地方政权覆亡,格鲁派得势后,被五世达赖指责参予反对格鲁派,驻地遭固始汗军攻击,许多人被杀,其宗教地位受到冲击,遂避居不丹东北部的库堆地方,后转道赴云南丽江达耶冈寺。在该地停留三年。受到木土司王室的欢迎。后又去果洛,康区,再返丽江。清康熙十二年(1673),返拉萨,在布达拉宫与五世达赖相会。旋归粗浦寺。次年,圆寂。

猜你喜欢

  • 民族主义

    ①以本民族利益为主要出发点来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作用。封建社会的统治民族以本民族利益为至高无上的利益,以民族主义思想为指针,对异民族实行民族压迫。资产阶级革命在反对封建

  • 罗布桑巴尔丹吉格梅特

    1820—1860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伊拉古克散呼图克图六世。嘉庆二十四年(1819),五世罗布桑巴尔丹圆寂,经寻访,他被确认为转世灵童,迎入寺内坐床,为六世。咸丰十年(1860

  • 高量成

    宋代云南大理国(后理国)大臣。白族。大理人。※高泰明孙,高明量子。幼孤。及长,娶大理国王女成宗。初继其父为威楚(今楚雄)领主。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一作十七年,1147;或作徽宗宣和元年,1119

  • 温敦蒲剌

    金将领。女真族。温敦氏。阿跋斯水(今吉林敦化县北勒福成河)温都部首领乌春后裔。始居长白山阿不幸河,徙隆州移里闵河。善射。初从完颜希尹征伐,摄猛安谋克事,以击敌功擢修武校尉。天德元年(1149),充护卫

  • 市舶抽分

    元代赋敛形式之一。指对舶货征收一定比例的实物税。见“抽分”(1364页)。

  • 腊日各娃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马尔康及绰斯甲藏区土司衙门官吏。每一官寨有4名,负责看守官寨大门及监狱,经土司、头人判决后的犯人,处罚由其执行,并替值日大头人传呼土司之※科巴,轮流去官寨当班。从土司处领种一份土

  • 阿济斯和卓

    清代新疆吐鲁番封建主。又译阿喇斯、厄集斯、阿斯呼济。维吾尔族。初隶准噶尔部。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散秩大臣阿喇纳招抚吐鲁番时,遁喀喇沙尔(今焉耆)。雍正三年(1725),清军退居哈密后,被策妄阿

  • 索诺木达尔札

    ?—1744清代西藏贵族。亦称根敦达吉。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之父。祖籍后藏江孜所属之邦宁,后移居山南琼结。自幼出家,于哲蚌寺为僧。后随师敦丹旺布赴西康理塘寺,受委管理该地俗人事务,遂还俗。康熙四十七年

  • 格松曲渣

    清西藏察木多呼图克图、代理春科土司。藏族。其姊为已故春科土司降色卜落妻,死后无嗣,当地僧俗推其以姻亲身份暂行代管春科土司,为春科寺寺主。因知高日土司无能,将其印信窃回察木多。光绪二十九年(1903),

  • 蒙得足切

    彝语音译。解放前四川凉山昭觉滥坝等地区彝族奴隶社会的土地租赁保证金。※曲诺等级以定租的形式领种土目的土地时,需预先交一定数量的银两,如领种1※自楼土地,交纳8至10两银子。不愿继续租种土地或迁走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