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室韦

北室韦

唐代以前室韦五部之一。北齐时(一说隋代)室韦分为五部,是为其一。因地处南室韦北而得名。内又分为九部落(后人有以《太平寰宇记》载的九部落名当之,不确)。《北史》等称其“绕吐纥山而居”,史界对吐纥山的比定纷纭,今所在众说不一,一般认为分散在嫩江上游、小兴安岭及爱辉、呼玛县一带(也有说包括前苏联结雅河下游流域),一说在嫩江支流诺敏河南,或说在今黑龙江省嫩江、讷河、呼玛县等地,旧有说在外兴安岭以北。在室韦诸部中,与中原王朝关系最密切,屡朝献。地多獐鹿、狐貂,以狩猎为生,辅以捕鱼。已知“骑木(滑雪板)而行”。冬住土穴。以兽皮为衣,帽以狐貂皮为之。其渠帅号“乞引莫贺咄”,每部有“莫何弗”三人以副之。唐代的岭西、大如者、小如者、讷北、骆驼等部均出于此部。参见“室韦”(1748页)。

猜你喜欢

  • 八角鼓舞

    白族主要舞蹈之一。跳法与※霸王鞭舞略同。跳双人对舞时也有“背合背”、“心合心”、“脚勾脚”等竞技动作。舞动时,根据动作的繁简与走向,又形成“凤穿花”、“双采花”、“五梅花”、“一条街”、“龙吐水”等各

  • 右江道

    壮族地区古行政建制。①宋置,治所在横山寨(今广西田东),属邕州(治所在今南宁市),统辖右江诸羁縻州县峒,计有思恩州(今平果北)、鹣州(上林)、思诚州(大新)、勘州(田阳)、归乐州(百色)、武峨州(今属

  • 布农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布农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约有3万余,居住在关山和玉里等地区海拔5百至3千米之间,包括南投县仁爱、信义乡,花莲县瑞穗、卓溪、玉里、万荣乡,高雄县三民、桃

  • 德秋寺

    西藏阿里古格王国的保护神之庙,位于首府扎布让的一座山顶。每月月初,喇嘛用各色旗帜装点此庙,手持刀、枪、盾、匕首等聚集于神庙四周,有人在庙顶吹铜号,高喊“神”,有人则为保护神频洒香水。最后,从庙顶扔下用

  • 阿里罕

    即“完颜宗尹”(1155页)。

  • 阿拜拉达

    见“爱毕勒达”(1899页)。

  • 慕容德

    336—405十六国时期南燕建立者。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前燕国君※慕容皝少子。后燕国君※慕容垂弟。前燕慕容时,封梁公,历任幽州刺史、左卫将军,慕容暐时,改封范阳王

  • 苻洛

    ?—385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坚堂兄。以雄勇著称,为坚所忌,常为边牧,不得入为将相。初封征北将军、幽州刺史、行唐公,镇和龙(今辽宁朝阳)。自以有灭拓跋鲜卑代国之功,

  • 德色赖托布

    1875—1940清末民国时期蒙古王公。内蒙古敖汉旗人。博尔济吉特氏。色丹那木济尔长子。光绪十七年(1891),金丹道教起事,在拉西理和德力根保护下,乘夜越墙逃出贝子府,至奉天。清廷派军并调昭乌达盟各

  • 段正智

    即“段智兴”(16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