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旗世仆

八旗世仆

清皇室对八旗所属京内外、旗内外全部官兵的称谓。“旗下家奴”或“旗仆”,即各旗人家内的世仆;“包衣世仆”,指内务府、宗室王公府所属的包衣官兵及服役人等。帝王(汗、贝勒)与八旗官兵之间的关系,历来表现为最大范围内的主仆关系。太宗皇太极改八旗内“额真”官名为“章京”,认为额真(主子)本不该属人臣之称。高宗弘历、仁宗顒琰都说:八旗“满洲、蒙古,本皆世仆”,“八旗子弟,国之世仆也”(嘉庆《清会典事例》卷840)。基此,凡旗员所上奏折,则自称“奴才”;又辄令外任旗员遣其子弟来京充当※拜唐阿、在京旗员送其幼年子弟入宫充当※哈哈珠子,于主子们身侧代父兄报效“犬马恋主”之劳;凡王公府举行典礼,其所属下五旗旗分即使大员也得到府应役。雍正(1723—1735)以前,下五旗王公对待所属旗分佐领下官员及其子弟,任意虐使及苛索,早已习以为常。嘉庆(1796—1820)间,宗室永琨任黑龙江将军,其属僚述事,必双膝并屈自称奴才。

猜你喜欢

  • 色朱特色布腾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雍正六年(1728),由颇罗鼐保奏,授噶伦。乾隆九年(1744),因办理准噶尔部入藏熬茶(礼佛)有功,赏札萨克头等台吉。十六年(1751),于各要隘处派兵严防准噶尔。次年,

  • 完颜习捏阿不

    即“完颜斜捻阿不”(1167页)。

  • 樊子鹄

    ?—535北魏将领。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人。其先荆州蛮酋领,被迁于代。平城镇长史、归义侯樊兴子。六镇大起义后,南至并州投附尔朱荣,为都督府仓曹参军。孝昌三年(527)冬,奉命至洛阳,以应对称旨,

  • 噶伦

    原西藏地方政府主管官员。藏语音译。又译噶布伦,尊称为协卜拜和萨旺。※拉藏汗执政时已设,多由大贵族充任。清乾隆十六年(1751),废西藏郡王掌政制,设噶厦政府,任命噶伦4人(3俗1僧)主持之。其中设首席

  • 古余克

    见“贵由”(1653页)。

  • 安隐

    见“耶律沙”(1301页)。

  • 布利安

    珞巴族阿帕塔尼部落对村寨或氏族领袖的称谓。一般为民主推举产生。由有德才、机智勇敢、富有生产与生活组织能力、精明强干、能言善辩、办事公正,并享有威望的男性充任。有老、中、青三种:“阿克哈布利安“即老年首

  • 多同

    西汉时夜郎侯。西南夷人。建元六年(前135),武帝开发西南地区,以唐蒙为中郎将,将千人出使夜郎,商议在夜郎境内修治道路,设郡县,置官吏等事宜。多同接受汉使厚赐,同意在夜郎部分辖境内设郡。汉使其子为令,

  • 孝文皇太弟

    见“耶律隆庆”(1320页)。

  • 禁围

    契丹皇帝毡帐的警卫。据《辽史·营卫志》称:“皇帝牙帐以枪为硬寨,用毛绳连系。枪下黑毡伞一,以庇卫士风雪。枪外小毡帐一层,每帐五人,各执兵仗为禁围。”辽道宗清宁四年(1058),宋人王易出使契丹,时遇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