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兀良哈三卫

兀良哈三卫

明朝在东北所设朵颜、福余和泰宁三个蒙古卫的总称。亦称“朵颜三卫”。因该地居住有蒙古兀良哈人而得名。元代,※者勒蔑的后人率兀良哈人的一支跟随※成吉思汗三弟※哈赤温之子额勒只带入居东部封地朵颜山(今大兴安岭南麓)一带,并与东迁至肇州的兀速、憨哈纳思、乞里吉思三部混合。洪武二十年(1387),明军收降雄踞东北的纳哈出。翌年,蒙古大汗脱古思帖木儿败亡,故元辽东诸部降明。二十二年(1389),明设泰宁、朵颜、福余三个羁縻卫,以故元辽王阿扎失里为泰宁卫指挥使,海撒舅答奚为福余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儿为朵颜卫指挥同知,各领所部,隶大宁都司。永乐七年(1409),转隶奴儿干都司。三卫地初在潢水(今西拉木伦河、西辽河)以北,自怀山(大兴安岭东)至东金山(今怀德附近)。正统(1436—1449)间,逐渐南下,入大宁境(今西拉木伦河以南),朵颜卫居西南,泰宁卫居中,福余卫居东北。其地为进入北京、中原的门户,也是明朝进入大漠南北的要道之一,故为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明朝建三卫以防蒙古南下,东西蒙古夺取三卫以临中原。东蒙古阿鲁台崛起,控制三卫。永乐二十年(1422),明成祖出征阿鲁台,回师大败三卫于屈裂河(今归流河)。正统时,为瓦剌领主也先控制。正统十四年(1449),导也先大举南下,破明军于土木堡,俘英宗。也先卒后,又先后为东蒙古的毛里孩、亦思马因、达延汗、图们汗等控制。明末,被后金征服。三卫主要从事畜牧业,兼事狩猎和林业,南部地区有农耕,并修建有板升(房舍)。与明朝长期保持通贡互市关系,明朝给予一年两贡或三贡的特殊待遇。永乐三年(1405),明朝在开原、广宁专设三处马市与之互市。万历二十三年(1595),在辽东义州开设木市。

猜你喜欢

  • 南海府

    渤海王国置。号南京。为渤海15府之一。因置于渤海南境又近日本海,故名。领沃、睛、椒3州。治所在沃州,故址为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但亦有多说:一说在该道北青郡新昌附近,一说在咸镜北道镜城;旧说在今吉林省珲

  • 龙州军民指挥使司

    明代四川地方土司官署名。参见“松潘等处安抚司”(1298页)。

  • 五万户府

    对元朝在水达达女真地区设立的五个军民万户府的总称。元初设,隶开元路;皇庆元年(1312)增设水达达路后,划入水达达路。5万户府为:桃温(今汤旺河古称,治所在今黑龙江汤原县香兰乡固木讷古城)、胡里改(今

  • 奥喜县

    即“粤喜县”(2255页)。

  • 海山

    ①(1281—1311)元朝第三代皇帝。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曾孙,※答剌麻八剌长子。蒙古语尊称曲律皇帝。成宗大德三年(1299),以宁远王阔阔出总兵北边,怠于备御,受命代之。四年,破叛王海都军

  • 塔拉河卫

    见“答喇河卫”(2240页)。

  • 官设台站

    见“中央台站”(295页)。

  • 舒兴阿

    ?—1858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姓赫舍里氏。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二十四年,累官内务府大臣,旋充伊犁参赞大臣,和阗、阿克苏办事大臣。二十七年(1847),署叶尔羌帮办大臣,因安集延布鲁特回

  • 豆卢瑑

    ?—879唐朝大臣。字希真。河东(今山西境)人。先世鲜卑豆卢氏。祖豆卢愿、父豆卢籍,皆以进士擢第。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科。咸通(860—874)末,累迁兵部员外郎,转户部郎中知制诰,召充翰林学

  • 阿尔布巴事件

    清代前、后藏地方势力间夺权斗争。康熙六十年(1721),清朝平定侵藏之准噶尔军后,委任后藏康济鼐·索南杰布为首席噶伦,总理政务,阿尔布巴·多吉杰布、隆布鼐·扎西杰布、扎尔鼐·罗追杰布为噶伦,组成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