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地
明代西藏卓尼杨土司之始祖。又称协地或姜太。藏族。吐蕃赤祖德赞时驻卓尼税务官噶·伊西达尔吉后裔。属噶氏,意为欢喜。明永乐(1403-1424)时,率部自上下作盖迁居卓尼(属洮州厅),卓尼寺(即禅定寺)住持将大寺政教权交其执掌。他委弟傲地主持寺务,自摄政教大权,成为卓尼头人。永乐十六年(1418),奉召进京,因守护茶马司及边寨有功,授世袭指挥佥事,封武德将军。其家族有“兄为土司,弟为僧官”之称。
明代西藏卓尼杨土司之始祖。又称协地或姜太。藏族。吐蕃赤祖德赞时驻卓尼税务官噶·伊西达尔吉后裔。属噶氏,意为欢喜。明永乐(1403-1424)时,率部自上下作盖迁居卓尼(属洮州厅),卓尼寺(即禅定寺)住持将大寺政教权交其执掌。他委弟傲地主持寺务,自摄政教大权,成为卓尼头人。永乐十六年(1418),奉召进京,因守护茶马司及边寨有功,授世袭指挥佥事,封武德将军。其家族有“兄为土司,弟为僧官”之称。
见“抹里”(1354页)。
?—1894清代云南永北各族抗清斗争首领。傈僳族。永北(治今云南永胜县)鱼洞波人。因不堪永北土知州高履坤(白族)暴虐凌辱和压迫,于光绪二十年(1894)二月,联合吴管事、谷老四等及普米、纳西各族人民千
见“乔白郎”(790页)。
即“阿史那思摩”(1233页)。
蒙古部名。清代哈弼察克(一称哈布塔克,位于新疆青河县境)和硕特人专称。巴雅尔拉瑚族台吉蒙衮等裔。乾隆三十七年(1772),率属众归清。初隶新土尔扈特沙喇扣肯旗,授一等台吉。五十七年(1792),因不堪
?—927契丹开国初期将领。字敌辇。契丹族。六院部人。夷离堇(军事首领)蒲古只孙。史称其幼有志节,善辞令。契丹立国前夕,阿保机为于越(契丹语官名,总知军国事)时,曾为近侍。阿保机登位后,屡向其讨计,曾
?—1172金大臣。本名撒曷辇,亦作撒合辇、撒改。又名乌古、大雅。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南白城)人。女真族。纥石烈氏。开元军节度使撒八之子。沉毅有谋略,娶梁王完颜宗弼女永安县主,深受宗弼钟爱。皇统(11
?—1669?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汗王。※书库尔岱青长子。随父率部居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清顺治十八年(1661),以父年迈,受禅,继位。继续奉行其父的既定政策,加强与清朝的和好联系,缓和与
见“裴罗将军城”(2448页)。
西夏僧人。党项羌族。本姓嵬名,法名思能。夏崇宗时(1086—1139)人。早从燕丹国师学经礼佛,深悟佛家真乘奥意,为境内贵贱耆老所崇信,尊之为国师。一说夏永安元年(1098)甘州(今甘肃张掖县)所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