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舍
西汉楚国武原(今江苏邳州西北)人,字君倩。通《五经》,以《鲁诗》教授。与龚胜相友,并以名节著称,时人谓之楚两龚。楚王入朝时,聘为常侍,归国固辞。以龚胜荐征为谏大夫。病免,复征为博士。拜泰山太守。旋称病归乡里。
西汉楚国武原(今江苏邳州西北)人,字君倩。通《五经》,以《鲁诗》教授。与龚胜相友,并以名节著称,时人谓之楚两龚。楚王入朝时,聘为常侍,归国固辞。以龚胜荐征为谏大夫。病免,复征为博士。拜泰山太守。旋称病归乡里。
书名。清徐赓陛撰。正编六卷,续集二卷。系光绪年间徐氏官广东、山东知县时的告示、公牍,反映当地的吏治民生及风俗。宣统元年(1909)刊行。
后(後)明末女真族所建政权。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建都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建元天命,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天命三年(1618),以“七大恨”为借口,兴兵征明,攻取抚顺等。萨尔浒一战,摧毁
又名太行关。在今山西晋城市南太行山顶。因关南有天井泉三所故名。当太行南北要冲,历为兵争要地。东汉初,冯异由河内北攻此关,进拔上党二城,即此。北宋靖康元年(1126),改名雄定关。
?—1882清江苏仪征人,字彤甫,号云巢。道光进士。累迁至江西、山东布政使。咸丰六年(1856)授浙江巡抚,在浙江筹划镇压太平军军务。十年,授督办江北团练大臣,举办江北团练,筹划镇压太平军和捻军事宜。
1837—1894清山东费县人,字冠廷。回族。行伍出身。咸丰六年(1856)入江南军营参加镇压太平军。同治间曾擒斩苗沛霖,升游击;继随僧格林沁镇压捻军,晋副将。光绪元年(1875)随刑部尚书崇实巡视奉
唐时出售古书的店铺。《太平广记·李娃传》:“至旗亭南偏门鬻坟典之肆,令生拣而市之。计费百金,尽载以归。……海内文籍,莫不该览。”
1255—1333元济宁砀山(今属安徽)人,字士开。世祖至元中,历任兰溪主簿、台州路治中、西台御史,官至真定路总管。延祐五年(1318),迁司农丞,奉旨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于浙东西,设运盐官,著为令。
书名。明末清初顾炎武编撰。原书三十四册(中缺第十四册),不分卷,每册前书有“备录”字。道光年间刻本分一百二十卷。1934年商务印书馆影印,编入《四部丛刊》三编。撰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至清康熙元年
西晋太康元年(280)以安阳县改名。治今陕西石泉县东南汉水东岸。属魏兴郡。南朝宋末置安康郡治于此。北周移治今石泉县南石泉咀。隋属西城郡,唐属金州,至德二载(757)改为汉阴县。
官名。十六国后燕、北燕京都行政长官。后燕慕容盛都龙城(今辽宁朝阳),为昌黎郡治,故改昌黎太守置。职掌略同京兆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