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萨朗
清蒙古镶白旗人,赖奇特氏。乾隆中参与大小金川之战,以功累擢正红旗蒙古副都统,赐号阿尔杭阿巴图鲁。历任喀什噶尔、伊犁领队大臣,参与镇压甘肃石峰堡回民起义,授护军统领,调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嘉庆元年(1796),率部追击白莲教起义军,转战河南、湖北。次年为义军击杀。
清蒙古镶白旗人,赖奇特氏。乾隆中参与大小金川之战,以功累擢正红旗蒙古副都统,赐号阿尔杭阿巴图鲁。历任喀什噶尔、伊犁领队大臣,参与镇压甘肃石峰堡回民起义,授护军统领,调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嘉庆元年(1796),率部追击白莲教起义军,转战河南、湖北。次年为义军击杀。
940—1004北宋嘉州洪雅(今四川洪雅西)人,其先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字表圣,原名继冲。太平兴国进士。历任通判、转运判官,改左拾遗、直史馆。慕魏征为人,以谏诤为己任,屡上疏直言时政得失。迁知制诰。
见“二十四节气”。
一作彭喜。战国时韩国人。魏惠王曾在九里(一作臼里,今河南登封西北)会盟诸侯,欲恢复周天子之尊。他以为“大国恶有天子,而小国利之”,劝韩昭侯勿听。见《战国策·韩策三》。
战国时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的合纵活动。秦惠文王时积极推行连横政策,联合齐、楚对付韩、赵、魏等国。魏将公孙衍于魏惠王后元十二年(前323),先约结赵、魏,又联合韩、燕、中山,五国相尊称王,魏国欲借此
又作札野。金代军事将领的勤杂服役人员,选勇敢及家庭富有者充任。元代仍沿此制。
明河间吴桥(今属河北)人,字长德。万历进士。崇祯时任山东参政、光禄寺卿。博雅沉潜,兼通理数。继徐光启主持历局,聘龙华民、邓玉函等编译《崇祯历书》。
或译作那木大黄台吉、奴木大黄台吉、阿穆岱鸿台吉。明代蒙古察哈尔部人。铁力摆户曾孙。住牧于大小凌河上游一带(今辽宁西部),与明通贡。隆庆末至万历中,屡犯明蓟、辽诸边,被革市赏。曾任土蛮的五执政之一。
唐仪凤二年(677)置。驻地在今青海西宁市东南。永隆初,河源军使黑齿常之为防御吐蕃,置烽戍七十余所,屯田五千余顷于此。乾元初地入吐蕃。大中初吐蕃内乱,尚婢婢驻军河源以拒论恐热,即此。
?—前700春秋时卫国国君。公元前718—前700年在位。名晋。卫桓公之弟。州吁被杀后,卫人迎之即位。夫人夷姜所生子伋立为太子。太子伋去齐迎娶齐女,他见其美而自娶,后齐女生寿、朔二子。夷姜死,听齐女与
官名。北魏置于皇宗学内。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五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