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木
生物术语。指山南所生之树木。见《周礼·地官·山虞》:“掌山林之政令。……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郑注云:“阳木生山南者,阴木生山北者。”又云:“春夏生阳木,秋冬生阴木。”
生物术语。指山南所生之树木。见《周礼·地官·山虞》:“掌山林之政令。……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郑注云:“阳木生山南者,阴木生山北者。”又云:“春夏生阳木,秋冬生阴木。”
档案名称。清军机处档册。记载嘉庆十四年(1809)查办废员事件。时军机处曾开列休致、参革之文武官员名单,分交各部,要求按名详查其出身履历并获罪案由,以及曾否著有劳绩,受过奖赏之处,详造清册,送军机处呈
清雍正六年(1728)改盐井卫置,属宁远府。治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
㟃一作峒。在今江苏新沂市南,㟃峿山下。《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二年(949),“徐州将成德钦败唐兵于峒峿镇。”今本《旧五代史·汉书·隐帝纪》:乾祐二年,“徐州巡检使成德钦奏
臣民对皇帝的尊称。陛指宫殿台阶,陛下本意为侍立于宫殿台阶之下的侍卫。称皇帝为陛下,表示臣民不敢直接与皇帝对话。《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裴駰集解引蔡邕曰:“陛,阶也,所
①六部儒家经典。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始见于《庄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至汉代被尊崇。《礼记·经解》主张以六经设教,授之
清政府与日本政府之间订立的第一个条约。同治九年(1870)、十年,日本两次遣使来华,要挟清政府“仿西成例,一体订约”,经清政府据理力争,未尽如其愿。同治十年七月二十九日(1871.9.13),李鸿章与
官名。隋大业三年(607)改太子左、右监门率置,正五品。唐武德五年(622)复旧称。
?—309西晋梁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字伯蔚。何曾孙。位至侍中、尚书。奢侈过于父祖,轻物简傲。被谮于东海王司马越,与缪播等公卿同被杀。
约1392—1471明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人,字振远。永乐时袭济阳卫指挥同知。正统十四年(1449)进右都督,充总兵官,败也先于涿州。天顺元年(1457)因“夺门”功,封怀宁伯。五年平曹钦之乱,论
官名。三国吴置。统五营营兵,负责侍卫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