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鍾)离郡
东晋安帝时置。治燕县(北齐改名钟离县,今凤阳县东北临淮关)。属南兖州。南朝宋泰始以后为徐州治,齐为北徐州治,东魏为楚州治,北齐、北周为西楚州治。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复置,辖境相当今安徽凤阳、定远、明光等市县地。唐武德初改为濠州,天宝元年(742)复为钟离郡,乾元元年(758)又改为濠州。
东晋安帝时置。治燕县(北齐改名钟离县,今凤阳县东北临淮关)。属南兖州。南朝宋泰始以后为徐州治,齐为北徐州治,东魏为楚州治,北齐、北周为西楚州治。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复置,辖境相当今安徽凤阳、定远、明光等市县地。唐武德初改为濠州,天宝元年(742)复为钟离郡,乾元元年(758)又改为濠州。
?—198东汉北地(治今宁夏吴忠西南)人,字稚然。为董卓所部校尉。初平三年(192)卓被杀后,与郭汜等率部叛乱,攻陷长安,纵兵杀掠,死者万余人,杀司隶校尉黄琬、司徒王允,与汜共专朝政。自为车骑将军,封
①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主采地之刑狱诉讼。《周礼·秋官·方士》:方士“掌都家,听其狱讼之辞,辨其死刑之罪而要之,三月而上狱讼于国”。②古代祈求成仙的方术之士。始于周,兴于战国(燕、齐),盛于秦汉。《
明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置。治长安、咸宁二县(今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周至县以东.铜川市、韩城市以南,镇安、山阳、商南等县以北。清代辖境缩小,相当今周至县、铜川市、渭南市、宁陕县地。明清
官名。晋代置,职掌同平东将军,唯资深者得任之,二品。历朝皆不常置。十六国时汉置,刘渊以石勒任之。南朝宋二品,梁、陈皆较平东将军进一阶。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中。
书名。清董沛撰。三卷。上起于秦,下迄吴越,按朝代分列,并略加按语。两浙地方志对历代令长所收殊少。董氏采史传、地志、典录、金石、谱牒、姓纂、类书、诗文集、笔记等有关资料,编撰成是书。得令长八百八十六人,
官署名。元代地方统军机构。设于世祖中统三年(1262)十月,又称阆蓬广安顺庆夔府等路都元帅府,置府阆州,掌青居山、大获城、虎啸寨等处戍军。设都元帅、元帅等职。至元五年(1268)改为东川统军司。
①春秋晋邑,西汉置县。在今河南孟州市西。汉、晋属河内郡。后废。北魏孝昌中复置。北齐废入温、轵二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移治北中城(今孟州市南)。属怀州,大业中属河内郡。唐曾为盟州、孟州治。建中
?—988辽人,字安隐。先世仕于遥辇氏。穆宗时,累官南府宰相。景宗保宁八年(976),与冀王敌烈领兵援北汉,抗宋兵,以功加守太保。乾亨元年(979),为都统,与监军冀王敌烈领兵援北汉,与宋军战于白马岭
地名。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北沔水北。《资治通鉴》:南朝齐永元二年(500),“魏东荆州刺史桓晖入寇,拔下笮戍”,即此。
善一作鄯。公元九世纪中叶南诏王劝(券)丰祐改柘东城为善阐城。后置府,号东京,并为善阐节度使治。治今云南昆明市旧城南关外。大理段氏时为八府之一。辖境相当今云南昆明市及易门、宜良、禄丰、嵩明等县地。蒙古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