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同
明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初名书,字同文。幼聪慧,称才子。元至正中,举茂才异等,授郴州学正。后仕陈友谅,为翰林学士承旨兼御史。朱元璋下武昌,召为国子博士,赐今名,教功臣子弟《易》、《春秋》,以学识渊博见称。历翰林直学士、侍读学士、吏部尚书。洪武六年(1373)兼学士承旨,制定奠先师乐章,总裁《日历》,编辑《皇明宝训》。著有《天衢吟啸集》、《海岳涓埃集》等。
明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初名书,字同文。幼聪慧,称才子。元至正中,举茂才异等,授郴州学正。后仕陈友谅,为翰林学士承旨兼御史。朱元璋下武昌,召为国子博士,赐今名,教功臣子弟《易》、《春秋》,以学识渊博见称。历翰林直学士、侍读学士、吏部尚书。洪武六年(1373)兼学士承旨,制定奠先师乐章,总裁《日历》,编辑《皇明宝训》。著有《天衢吟啸集》、《海岳涓埃集》等。
即“傅山”。
在今安徽怀远县南。东汉属当涂县。
约1612—1663或1664一作拜可夫。俄国人。外交官。第一位来华之俄国正式使节。清顺治十一年(1654)奉命使华,十三年抵达北京。在京半年,因不按中国礼仪行礼,故世祖未予接见,遣回。十五年回至莫斯
官名。新莽始建国元年(9)更名*执金吾为奋武。东汉复故。
书名。元刘埙撰。二十卷。刘埙,南丰(今属江西)人,字起潜,号水云生。至大中为延平教授。著有《隐居通议》。此稿为其裔孙凝所编。集中所载多反映元初江南社会状况,记钟明亮事较详。通行有清道光十七年(1837
古代军事用语。指各部分军队约定作战或会合时间。表,古时观测日影之标杆,以日影之转移、长短来计时。《尉缭子·踵军令》:“兵有什伍,有分有合,豫为之职,守要塞关梁而分居之。战合表起,即皆会也。”
春秋权国都。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左传》庄公十八年(前676):楚武王克权,“迁权于那处”,“巴人叛楚而伐那处,取之”,即此。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兵部司次官,省称小兵部。佐兵部中大夫掌本部事务。北周武帝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为兵部司长官,称兵部下大夫。宣帝即位,复置中大夫后,仍为次官。正四命。隋开皇
书名。明冯从吾撰。四卷。记元代学者八十二人,每人一传。大抵以《元史·儒学传》为主,旁采其他志乘,根据学术成就大小,有大笔特书者,亦有简记附传者。元儒讲学著作,极少传世,亦无汇集诸家明其传授之著作。作者
书名。明王廷相撰。十三卷。取《论语》“慎言其余”之意。积三十余年而成。分《道体》、《乾运》、《作圣》、《问成性》、《见闻》、《潜心》、《五行》等十三篇。着重论述“离气无道”,“离气无性”,“道体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