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风行殿
隋大业五年(609),工部尚书宇文恺从炀帝北巡,造观风行殿,上可容侍卫军士数百人。殿可离合,下设拖轮轴,推之迅速移动。炀帝于殿中盛陈文物,奏九部乐,宴请高昌王麴伯雅、伊吾吐屯设,陪列者二十余国使者,见之无不惊奇。
隋大业五年(609),工部尚书宇文恺从炀帝北巡,造观风行殿,上可容侍卫军士数百人。殿可离合,下设拖轮轴,推之迅速移动。炀帝于殿中盛陈文物,奏九部乐,宴请高昌王麴伯雅、伊吾吐屯设,陪列者二十余国使者,见之无不惊奇。
?—497北魏代(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人。本名石洛,孝文帝赐名泰。鲜卑族。尚章武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赐爵冯翊侯。历任尚书右仆射。时冯太后谋废孝文帝,切谏乃止。由是为帝所宠。然不满迁都改制,遂与定州刺史
又称改官举状或京状。宋代高、中级官员向朝廷荐举选人经过磨勘改为京官的一种奏状。高、中级官员每年或分上、下半年荐举选人改为京官有一定的名额,一个名额称一京削。
书名。南宋李焘撰。二十卷。淳熙三年(1176)成书。记女真、契丹事,自绍圣元年(1094)至靖康元年(1126)。
官名。东汉末刘备置,以诸葛亮为之,总管军政。后庞统亦受此职,位诸葛亮下。诸葛亮迁军师将军后,未再置。十六国大夏曾设此职。
指古代游牧部落。意为随畜逐水草、流动性大、活动范围广,无固定城郭、庐舍。《史记·大宛列传》:“乌孙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汉书·西域传》:“大月氏本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
书名。清官修。清代凡三次编修《一统志》:初修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陈廷敬、徐乾学领其事,顾祖禹、阎若璩、齐召南等预修。成于乾隆八年(1743),三百四十二卷,次年刊行。二修始于二十九年,成于四
即今蒙古国境内土拉河。地当大漠南北交通之要冲。《资治通鉴》:西汉武帝天汉四年(前97),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强弩都尉路博德等北击匈奴,“匈奴闻之,悉远其累重于余吾水北;单于以兵十万待水南,与贰师接战”,
①官署名。(1)魏、晋、南北朝尚书省诸曹之一,设尚书为长官。掌军国财赋的收支会计及事役漕运物价屯田之政令。或说魏度支领度支、库部、仓部、金部诸郎曹,西晋增领运曹、起部。东晋省运曹,后又省起部。南朝领度
?—835唐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字广津。贞元进士,登博学宏辞科。召为翰林学士,知制诰,迁起居舍人。博学善属文。元和十一年(816),加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以循默不称职守罢相。穆宗即位,为梓州刺史
官名。唐代折冲府次官之一。贞观十年(636)改别将(车骑将军)置,一人,上府从五品下,中府正六品上,下府从七品下,与右果毅都尉掌通判府事,为折冲都尉副职。辽代诸卫各置二十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