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袁滋摩崖

袁滋摩崖

唐云南摩崖刻石。在云南盐津县豆沙关之山崖上,今尚存。刻于唐德宗贞元十年(794)。摩崖范围约为0.44×0.36米。文共八行,行三至二十一字,左行,正书;末行题名篆书。贞元时,南诏异牟寻决心与吐蕃决裂,重新归唐,袁滋等一行奉命前来册封,途经石门摩崖刻石留念。袁滋为著名书法家,工篆隶,与李阳冰等齐名。末行袁滋题名,在书法史上弥足珍贵。

猜你喜欢

  • 渐江水

    见《汉书·地理志》、《水经》;一作渐水,见《说文》。即今安徽、浙江二省境内的新安江及其下游钱塘江。按此水《史记》秦始皇、项羽本纪、《山海经·海内东经》及《水经》以后记载皆作“浙江”。

  • 魁玉

    1791—1884清满洲镶红旗人,富察氏,字时若。以荫生历升佐领、协领、凉州副都统。咸丰三年(1853)后,在湖北办理军务,会同曾国藩镇压湖北太平军。五年署荆州右翼副都统,旋调江宁副都统。十年署江宁将

  • 论语通释

    书名。清焦循撰。一卷。仿戴震《孟子字义疏证》而作。不拘守传注,援引六经、诸子义,阐发《论语》大意。认为“攻乎异端”,并非“弹击”异端,乃指与异端诸学相切磋之义;解“一以贯之”为兼容择善,容天下之量;解

  • 芦汉铁路借款续增合同

    芦(卢)清光绪二十三年六月二十八日(1897.7.27)中国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与比利时合股公司代表在上海签订。凡六款。主要内容:批准草合同;比公司允代铁路总公司估勘、测量芦汉全路工程,绘制桥梁、屯栈、

  • 郢靖王

    即“朱栋”。

  • 古代兵器。用于击刺,属短兵器,可手持或佩带。用青铜或铁制成,分身和茎两部分。身有突起中线称脊,脊两侧成斜坡状为从,从外有刃为锷;柄部为茎,有圆形、扁形两种;茎端为首,茎与身之间护手部分为格。青铜剑出现

  • 油工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色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油工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 马宗梿

    ?—1802清安徽桐城人,字器之,号鲁陈。姚鼐甥。嘉庆进士。少从姚鼐学诗、古文词。后又从邵晋涵、任大椿、王念孙游,其学日进。阮元主编《经籍籑诂》,凡例皆由其手订。长于《毛诗》、《周礼》和《三传》。著有

  • 钞关御史

    官名。明代掌管巡关的巡按御史。宣德四年(1429)始置,正统十年(1445)后改以户部主事掌钞关之事。

  • 臣磐

    ?—168东汉西域疏勒王。原国王安国之舅。安帝元初中安国以其有罪,徙于月氏。安国死,月氏王遣兵送之至疏勒为王。顺帝永建二年(127),遣使奉献,受拜为汉大都尉。五年,遣侍子与大宛、莎车使贡献。阳嘉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