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夷公
西周厉王时大臣。食采邑于荣(今陕西户县西)。厉王好利,任之为卿士,实行专利,引起国人反抗。
西周厉王时大臣。食采邑于荣(今陕西户县西)。厉王好利,任之为卿士,实行专利,引起国人反抗。
北魏碑刻。刻于熙平二年(517)。志文楷书,二十八行,行三十三字,载遵历官始末。志末书及妻、妻父,志阴上层载兄弟及其妻、妻父兄弟名爵,下层载子、子妇、子妇之父兄弟名爵。此为墓志之变例,在魏碑中实属少见
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约即《水经·汶水注》之茂都淀,为汶水所潴,后渐浅涸。明永乐中重修会通河,筑戴村坝,遏汶水西南流至南旺高地,围堤为湖,称为水脊,分南北流入会通河,规定七分向北,三分向南。湖初置时周围
金贞元元年(1153)改汴京路置。治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市)。辖府三:开封、归德、河南;节镇州二:邓、许;防御州八:陕、亳、陈、蔡、郑、颍、宿、泗:刺史州八:睢、单、寿、唐、嵩、汝、钧、裕;县一百八;镇
927—1000北宋初汾州孝义(今属山西)人,字之翰。后周时为郭崇幕僚,任掌书记、观察判官。宋初,从郭崇至平卢军为节度判官。后改任郓、齐观察判官,所至多雪民冤。乾德五年(967)知光州,次年移知彭州,
?—1139金太祖子。本名讹鲁观。天会十四年(1136),为东京留守。天眷元年(1138)入朝,为尚书左丞相,加开府仪同三司,兼侍中,封陈王。与宗磐、挞懒结纳。次年,拜太保,领三省事,进封兖国王,以谋
战国时人。为官于赵。爵高而禄轻,宫室小而钱少,百姓以为“国有大事,击必不为用”。遂为巨室,以取信于百姓。事见《战国策·赵策一》。
?—1378明河南睢州(今睢县)人。元末为义兵元帅,率众投归朱元璋,授江淮行省平章政事。从大军北伐,取济南等地,功尤多。洪武三年(1370)封东平侯。先后镇守山东、河北,招抚流民,使归田复业。卒封郓国
官名。北魏置。属尚书省库部曹。《魏书·官氏志》:“孝文帝太和十年(477)又置司空、主客、太仓、库部、都牧、太乐、虞曹、宫舆、复育少卿官。”十七年定为三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唐神龙二年(706)分汝阴县置。治今安徽临泉县。属颍州。明洪武初废。弘治十年(1497)改乳香台巡检司复置。属陈州。治今河南沈丘县(槐店)东南老城。清属陈州府。建国初移治槐店集,即今县。
1777—1802清广东博罗人。天地会首领。嘉庆七年(1802),率众万余人于博罗树旗起义,自称大王。旋遭两广总督吉庆镇压,遂据守罗浮山,屡战清军。后兵败于博罗、增城交界处周山,被俘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