臼衰
邑名。亦称臼城。春秋晋大夫臼季邑。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西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晋重耳“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即此。《续汉书·郡国志》:河东郡解县“有臼城”。
邑名。亦称臼城。春秋晋大夫臼季邑。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西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晋重耳“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即此。《续汉书·郡国志》:河东郡解县“有臼城”。
?—1663明末陕西人。参加李自成起义,崇祯十六年(1643)任威武将军,驻守兰州,后加都督衔。李自成死后,继续抗清。后随李来亨入夔东,为夔东十三家之一。
官署名。元代置。秩正三品,掌东宫马畜,隶詹事院、储政院。大德十一年(1307)置,后罢。文宗天历二年(1329)复立。置卿、太监、少监、丞各二员。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改霍山县置。治驺虞城,即今安徽六安市。属寿州。五代梁改为灊山县。唐同光初复旧。晋天福中又改来化县,旋复为盛唐县。北宋开宝四年(971)改为六安县。
约270—300西晋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北)人,字坚石。石崇外甥。历官山阳令、尚书郎、冯翊太守。甚得时誉。后为赵王司马伦和孙秀所害。提出“言尽意”的主张,认为“名之于物,无施者也,言之于理,无为者也”
官场用语。又称私居官。宋代官员不以客居及本贯土著,皆称为私居、寄居官。意指有官者,本朝廷仕宦之臣。
即“虎喇哈赤”。
即“完颜永中”。
亦称居作。以劳役抵偿。《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司空律》规定:有罪应貲赎以及欠官府债务而无力缴纳的,“以令日居之,日居八钱”。“公士以下居赎刑辠(罪)、死辠(罪)者,居于城旦舂”。以劳役抵偿赎刑称
即“焉支山”。
北京天坛回音壁围墙正中的一块石头。位于皇穹宇的石阶往南的第三块,又正好处在围墙中心。站在此石上鼓掌一次,可听到回响达三次,甚至多次。其因乃位于围墙正中的声音能等距离地反复为凹面墙反射回正中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