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桑
即春秋之桑田。在河南灵宝市北。《北史·魏孝武帝纪》:永熙三年(534)孝武西奔,“至稠桑,潼关大都督毛洪宾迎献食”,即此。
即春秋之桑田。在河南灵宝市北。《北史·魏孝武帝纪》:永熙三年(534)孝武西奔,“至稠桑,潼关大都督毛洪宾迎献食”,即此。
官名。(1)北魏置,为内廷官,直宿禁中,在皇帝左右参预机密,奉使出巡,亦掌管御用兵器。兼用文武,亦任用以医、卜等使能侍奉皇帝者,无员限。中期以后,分设主文中散、奏事中散、侍御中散等,长期派驻某一机构,
在四川成都市西郊。其西北有唐著名诗人杜甫的草堂。杜甫《狂夫》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今辟为公园。
清碑刻。乾隆二十年(1755)清廷出兵伊犁生俘达瓦齐,统一准噶尔部。为纪念此役,高宗亲撰碑文,记述战争缘由及战后分封众建意义。二十七年镌碑,一立于伊犁宁远城(今新疆伊宁)东山岗上,今已毁;另一立于承德
退火石墨呈球状析出的可锻铸铁。主要见于汉魏时期,济南巩县(今巩义)铁生沟、南阳瓦房庄、渑池等汉魏遗址均有出土,器物种类有斧、䦆等。是可锻铸铁的一个特殊品种。
明代对西部蒙古诸部的总称。蒙元时称斡亦剌。游牧于札布汗河、科布多河流域及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上游一带。以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手工业及部分农业。使用以回鹘文字母为基础创制的蒙古文。初奉萨满教,后改格鲁
即“石涛”。
刑律名目。唐律指称的六种赃罪。即强盗赃、窃盗赃、枉法赃、不枉法赃、受所监临赃、坐赃,统称六赃。唐律规定,此六赃现在而未费用者,官物还官,私物还主。转易得他物及用以生产蕃息者,亦应还官府与失主。
1723—1815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元颖,号山舟,晚号新吾长翁。乾隆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年四十乞归。博学,工书,初法颜、柳,中年法米芾,七十后愈工,自成一家,享盛名六十年,与刘墉、王文治齐名
即“完颜琮”。
即“王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