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等处宣抚司

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等处宣抚司

元初仅置长河西(司治今四川康定县炉城镇)、鱼通(司治今康定县东北麦崩乡)、宁远(司治今道孚县八美乡)三安抚司。世祖至元年间移黎雅宣抚司于碉门(今四川天全县城关镇西)。成宗大德二年(1298)并于碉门宣抚司,是为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等处宣抚司,归吐蕃等处宣慰司管辖。

猜你喜欢

  • 九斿

    旌旗名。因垂扎九条飘带,故名。典籍记为周天子或上公所用。《荀子·礼论》:“故天子大路越席,所以养体也,……龙旗九斿,所以养信也。”《周礼·秋官·大行人》:“上公之礼,……建常九斿……。”

  • 坊主

    官名。西魏至隋初,充当府兵之人户称军户,与民户有别。府兵及其家属集中居住之城坊称军坊,每坊设坊主一人为长官,掌检察户口、劝课农桑,后因军人在城坊分散居住日趋普遍,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取消军户、民户

  • 罗宪

    ?—270三国时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字令则。少以才学知名,师事谯周。仕蜀为太子舍人、尚书吏部郎。以不依附宦官黄皓,贬巴东太守。后随蜀降魏,吴闻蜀败,起兵西上,他坚守永安城(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城)凡六月

  • 旋相为宫

    即旋宫。《礼记·礼运》:“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十二个律轮流作宫音,以构成不同调高的五声或七声音阶。在调高变化时,调式也可以变换,后者称为转调。古代旋相为宫包含了旋宫与转调二层意义,虽然有时只

  • 争国本

    明万历时立皇太子之争论。明神宗皇后无子,恭妃王氏生长子朱常洛,郑贵妃生三子朱常洵。神宗宠爱郑贵妃,迟迟不立太子。大臣担心废长立幼,纷纷进言,要求早建东宫。争论自万历十四年(1586)起,持续十五年。不

  • 艾万年

    ?—1635明陕西米脂人。以武学生从军,积功至神木参将。崇祯四年(1631)从曹文诏镇压山西等地农民军。六年擢副总兵。八年率军击李自成于宁州之襄乐(今甘肃宁县湘乐镇),中伏被杀。

  • 临喜

    即“仆散揆”。

  • 属珊军

    辽军名。太祖皇后述律月理朵选蕃汉精壮和有技艺的俘虏组成。“属珊”,契丹语,有“珍美如珊瑚”之义。属珊军曾多至二万骑,辽帝常抽调三五千骑从征。述律后死,属珊军之名不复见。

  • 三通

    唐杜佑著《通典》、南宋郑樵著《通志》、元马端临著《文献通考》,合称三通。

  • 计里画方

    一种按比例尺绘制地图的传统方法。晋裴秀在“制图六体”中首列“分率”,即比例尺,并在编绘《地形方丈图》时又以一寸折合百里,故后代学者多有认为计里画方法始于裴秀。现藏陕西西安碑林的“禹迹图”石刻是现存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