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户之农
相传为舜时人。石户,地名,即石户之农夫。与舜为友,舜欲以天下让之,不受,负妻携子隐于海岛,终身不返(《庄子·让王》)。
相传为舜时人。石户,地名,即石户之农夫。与舜为友,舜欲以天下让之,不受,负妻携子隐于海岛,终身不返(《庄子·让王》)。
唐时西山八国诸羌之一。散居弱水(今西藏东部澜沧江上游一带)。贞元九年(793),其王汤悉赞随东女国国王及西山八国其他诸羌首领率种落诣剑南内附,唐授以官职,分隶边郡。唐室内乱,为吐蕃所役属。
官署名。汉代置,属御史台。掌护驾。设侍御史掌其事。三国以后不置。
战国魏置。因故宋国地,故名。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商丘市及安徽省砀山县等地。
?—955传说中率先皈依伊斯兰教之哈喇汗朝可汗。
①官名。隋代谒者台之职官。大业三年(607)设,四十人,正七品,主出使。北宋元丰三年(1080)置,为新寄禄官。从八品,取代旧寄禄官光禄、卫尉寺丞、将作监丞。②散阶称号。隋文帝于吏部置游骑等八尉为散官
明代经官府批准而免除各种税收之集市。多为地方乡绅倡议而设立。
见“唐兀”。
官名。清末军咨府等中央机构中设。为各股之长官,六、七品不等,分管各股事。如军咨府所属测地局下设三角、地形、制图三股,各设股长一员,由军咨府第四厅各科科长兼充。
唐至德二载(757)改同安县置。治今安徽桐城市东南。属舒州。宋末移治今枞阳县,后又曾移治贵池市西南李阳河,元移今桐城市治。南宋属安庆府,元属安庆路。明、清属安庆府。
城防器械。据《武备志》记载,形若女墙,以板为之,高六尺,阔五尺,下施两轮,轴施拐木二条,敌攻城摧坏女墙,则以此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