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师文
元南阳(今属河南)人,字纯甫。世祖至元五年(1268),陈时政十六策,为右三部令史。十二年,从伯颜攻宋。十三年,编《平宋事迹》。二十三年,拜监察御史,上所纂《农桑辑要》一书。至大元年(1308),预修《成宗实录》,当时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延祐元年(1314),征拜翰林学士、资德大夫。
元南阳(今属河南)人,字纯甫。世祖至元五年(1268),陈时政十六策,为右三部令史。十二年,从伯颜攻宋。十三年,编《平宋事迹》。二十三年,拜监察御史,上所纂《农桑辑要》一书。至大元年(1308),预修《成宗实录》,当时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延祐元年(1314),征拜翰林学士、资德大夫。
吐蕃人。赞普墀德松赞师僧。属娘氏家族。因助墀德松赞争得赞普位,得钵阐布称号。唐元和五年(810),唐宪宗使徐复入吐蕃赐书钵阐布,受书者即此人。曾与钵阐布贝吉云丹共同厘定吐蕃文字及译经原则,并译梵文佛经
见“巴牙喇札兰额真”。
官名。金太祖建国后,设谙班、国论忽鲁、阿买、昃四勃极烈共掌国政。后增设移赉勃极烈,义为第三勃极烈,处理对外事务,以宗翰充任。太宗时废。
官名。西周置。掌理音律。《国语·周语上》:“瞽帅,音官以风土。”韦昭注:“音官,乐官。风土,以音律省土风,风气和则土气养也。”
东汉献帝时分张掖郡置。治日勒县(北魏改名永宁县,今甘肃永昌县西北)。辖境相当今甘肃永昌县西部及山丹县一带。属凉州。西魏废。十六国时北凉沮渠蒙逊攻南凉数战于此。
1417—1473明浙江桐庐人,字大章。正统进士。授吏科给事中。英宗复位,出任南京刑部右侍郎。天顺七年(1463)进礼部尚书。斥在京番僧,以挫其势。成化五年(1469)转吏部,力主赈灾荒、抚流民、去冗
即“蒙古卫拉特法典”。
见“日历所”。
元官署。掌管印造、发行钞币。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于分地京兆路立交钞提举司。中统元年(1260),印造诸路通行元宝交钞,于燕京行中书省下置诸路交钞提举司。后以户部官兼提举交钞事。至元三年(1266
书名。又名《华氏中藏经》。托名华佗撰。编年不详。三卷。全书分为二大部分:前叙医论,分析病候和脉象,也论各个脏腑之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后介绍各科治疗方剂及主治病证,有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等科常